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穿书帝师,但暴君预备! > 第37章 下旨

第37章 下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夏骤然暴雨,汛期连着传来两条坏消息。

刘尚书在江南失踪生死未卜,信使只来得及送来一封被水泡烂的书信就断了气。

书信只余下模糊的字样,严明江南有异,而且不止世家。

这两条坏消息传到朝中,前者进入了朝臣耳中,后者则被皇帝牢牢摁住风声,手持天子剑的天子近臣都几乎丧命,朝上讨伐三皇子的声浪一潮接一潮,三皇子见势不好,跪立于朝前一整日,未能得见天颜。

大皇子从朝中施施然走出时,正遇到三皇子跪在地上,他似乎是想展露兄友弟恭,企图弯腰去扶三皇子,却听到三皇子低语。

“皇兄以为这就结束了?江南可不是刘尚书一言之词。”

“三弟何必强求,”大皇子带着胜券在握的笑容,“待我下江南,必然能将三弟的一些……好好地带上来。”

“那便再好不过,”三皇子声音带着厉鬼般的阴沉,扫过几名路过的朝臣,“我还担心皇兄不来呢。”

大皇子的笑容冷淡下来。

三皇子如今便是穷寇,若是他下江南将账册一举查清,当即就能让三皇子死无葬身之地,但如果他的人下了江南,会不会是和刘尚书一样的结局?

不得不说,三皇子的话的确威胁到了大皇子,他惜命得很,断然不敢自己涉险。

但就此让给朝中呼声极大的六皇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柳贵妃的亲哥哥柳尚书已经在朝中叩首说愿意效劳,万死不辞,说得十分恳切——反正柳家又不止他在朝中,死了反而能叫皇帝更对柳贵妃多几分怜惜。

朝中许多臣子因着刘尚书下落不明,也不敢轻易再踏足。

这下朝堂上倒显露出了诡异的氛围。

皇帝已经摔了许多个杯子。

他最近肝火旺,夏季身子不爽利,又听见刘尚书一事,他不是什么都不懂,此时也明白刘尚书必然查到了要命的东西,恨不得当即将三皇子这狼子野心下狱。

但他还没糊涂到这就要发作。

刘尚书只带回来这一封信,人不见所踪,也没有证据,他若无证便将三皇子下狱,只怕江南那些老势力便要真闹起来。

倘若他是个强权的皇帝,自然不依不饶,可如今朝中式微,皇子逐渐分权,连裴帝这样自大的人也不得不恐惧,在没有证据之前,他还得忍着。

而且最让他心惊肉跳的还是书信中模糊的下半段。

“江南有异,不止世家。”

是南边诸国胆敢侵犯边关,还是内部官员早已连成一片,亦或是……东南水军?

任何一点拎出来都叫他彻夜难眠。

必须查清,不择手段也要查清。

裴帝心里已经在寻觅着人选,他决不再信任柳尚书磕头跪请的话语,柳尚书是为了谁他心知肚明,大皇子也不可再用,兰贵妃家亦是豪族……

裴帝眼中的光明明灭灭,他满朝文武想了一通,最后看向身边。

身边侍奉的汪仁察觉到他的目光,当即跪了下来,“陛下,奴才愿为陛下分忧!”

汪仁?

裴帝看向这跪在他面前的心腹太监。

确实是个好选择。

这汪仁乃是自幼就在他身边,先帝点中在他身边服侍的,至今已有三十年。

汪仁无父无母,又是个阉人,全身身家均系于自己一念之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容易掌控的呢?

然而先帝曾言,内侍太监不得干预朝政,这已然是一条铁律。

裴帝静静地思索着。

他的确信得过汪仁,但汪仁不能干预朝政,他也不打算违背先帝的旨意,但刘尚书生死不知,江南一事还有蹊跷,他还需要……

裴帝双目一眯,似是想到什么,缓声开口,“近来四皇子在做什么?”

“回禀陛下,四皇子近日正盘弄折羽宫的院子呢,种了些莲花,如今已开放了,很是好看,”汪仁笑道,“天气如今炎热起来,时兴的花木都要换过,四皇子殿下早些年不是在读些山水游记么?想必是从上面学的。”

“一介皇子,整日不学无术……”裴帝眉头皱起不过短短一瞬,又松开,“罢了,此事也用不着他什么,宣四皇子过来吧,朕有话要问。”

皇帝宣四皇子一事并未遮掩,便有朝臣试探着提议言四皇子已到年龄,正可入朝,江南之事甚为重大,正需皇子出行方可镇场。

此言一出,几个精明些的震惊于此人大胆,首先看向龙椅上天子反应。

裴帝竟然没有训斥。

那这是陛下的意思?

还有几个其余皇子派的各自对视一眼:该怎么说?

龙椅上的裴帝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反对,反倒问:“众卿意见如何?”

大皇子皱着眉,当即就要开口,但柳尚书已经跪在地上,言四皇子自幼毫无教养、从未出宫,怎能体恤民情解决问题,只怕会将江南事当做儿戏,不如另派他人。

——他说的是“他人”,意思自然是“柳家人”。

柳家可比四皇子难缠多了。

大皇子瞧着上蹿下跳的柳家,话头便是一转,“柳尚书此言差矣,四弟虽不懂什么事理,但父皇手下自有能臣,四弟只不过前去坐镇罢了,倒又有何妨?”

他这话说的,江南事办成就是“裴帝手下有能臣”,江南事办不好,便是“四皇子坐镇不力”,摆明了就算四皇子去也只是个陪衬,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叫六皇子得这个好。

龚子庚在朝堂最末位,只觉得这明枪暗箭嗖嗖窜,但六皇子与大皇子一派掐得热火朝天,已隐隐有不将陛下放在眼里的那般狂傲,只怕会叫皇帝忌惮。

然而裴帝也是这么个想法。

他的两个儿子……已然都不听话了。

他不指望成天看些山川游记脑子里只有花园的四皇子真能查出案子,只不过派个皇子去威慑江南这群人罢了,代表的乃是他的脸面,最终出手的还得是他的人,就冲这点,他必然不会叫这两派任何一人得逞。

龚尚书明事理又懂分寸,裴家又多能臣,家风最是清正,对付江南这本烂账自然也可以。

裴晏更是全身家当都不过是他的一言之间,就算扶持了又怎样?也不过是一介白身。

“宣四皇子裴晏上朝。”

裴晏接到了口谕,是汪仁亲自送来的,汪仁的腰深深弯着,毕恭毕敬地有请。

这本是所有被打压的皇子最梦寐以求的时刻,也是证明一位皇子正式走上朝堂的象征,但汪仁竟从四皇子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受宠若惊、得偿所愿、志得意满……通通没有。

他甚至只像寻常上朝般伸了伸手,示意汪仁将朝服拿来伺候更衣,理所应当地让这天子内侍服侍。

而汪仁也有些恍惚地拿起那套朝服,卑躬屈膝。

外衫、挂佩……

直到玉扣轻微“咔哒”一声合上,汪仁才回过神,跟在了这位四皇子身后。

下江南一事本来还是有阻碍的,来自不少老臣。

然而当那身长玉立的四皇子殿下缓步而入,一步一步站在朝堂之中,竟比从小娇生惯养精心教导的大皇子还要气度卓然。

是了,四皇子虽然极少现身,但郊州赈灾一事处理得极漂亮,据说山匪也剿灭干净,当初走失的二公主也是他找回来的,并非毫无功绩在身。

他没有强大母族——但这是所有朝臣最乐意看到的无外戚干政,他也没有六皇子那般还是个黄口小儿而天子已经身体不佳,还有他如今稳重的品行、举手投足间的沉稳。

一位适龄的、如今站上朝堂的皇子。

大皇子和柳尚书的脸色都难看起来。

不少臣子像是发现了全新的选择,交换过眼神,最终闭上嘴。

龚尚书站了出来,龚子庚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看着自家老父亲和四皇子殿下站在了同一列,裴帝已开口,定下江南人选。

裴晏的表情一直很沉稳,所有在朝的臣子明里暗里地打量他,愣是没能看出他的情绪有半分变化,直到最后。

“父皇,此次下江南,儿臣还想带上一个人。”

年轻的四皇子在朝臣众目睽睽之下如此说。

队列后的龚子庚无端情绪一跳——之前那种很微妙的感觉又出来了。

“哦?你想带谁?”裴帝做足了慈父的面孔,此时也免不了有点好奇。

还能是谁?

一名不曾上过朝、不曾在翰林院打过滚、如同四皇子一般透明的极小的侍讲。

裴帝金口玉言,一道圣旨发下,远在府上的宋铭川接旨,来送圣旨的不但有内侍,还有新鲜出炉的、被圣上钦点的、正式拥有上朝、出宫、外宿等等权力的裴晏。

裴晏甚至懒得待在朝中,听完裴帝吩咐以后人直接跟着圣旨走,把送圣旨的内侍吓得不轻,他只出过宫一次,但对京城什么模样毫无波澜,唯一的目标就是宋府。

而人窝在宋府,已有几日没进宫的宋铭川莫名其妙喜提从天而降狼崽一个,圣旨刚接完,人已经目瞪口呆。

“小殿下,你怎么……”

“山不就我我就山。老师,你不来找我,那我只能出宫了,”裴晏双手抱胸,分外理直气壮,“你先前说要把我拐回府上——那府中可有我的房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