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追随 > 第30章 高二

第30章 高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天气没有延续到报道,校内竞赛课时连着十多天的艳阳一下子就变了脸,30号天转阴,地上有点潮湿,风吹在人身上居然还有点凉——是秋雨将至了。

林亦拎着一大包书在校门口遇见了初中就认识的低一级的小学妹,也是好久不见了,两个人一起进了校门,往教学楼走去。林亦顺便也就问问高一的分班情况,介绍介绍高中生活大概是什么样的。

之前新高一军训,林亦上竞赛课放学的时候刚好赶上她们吃饭,因此竞赛小分队除了趁着下课溜到教学楼最靠近操场的走廊尽头,远远地看新生军训队伍之外,实际上并没有见面的机会。

跟小学妹摆手再见后,林亦往新教室走去。空荡荡的教室还真是延续了九班“到班上的时间集中在打铃前两分钟”的一贯的作风,就算林亦还去围满了人的喧闹的普通班分班表格那里凑了个热闹,再到新教室的时候,班上居然还是只来了两个人。

以前刚进校的时候,小胡老师班上水房的柜子是一个一个贴的名字分的,照顾女生,给女生排在中间,男生的柜子高一点或者低一点,剩下几个多出来的就放班上的杂物。但是唐文强随意得很,林亦到九班第一天一直傻乎乎把东西放书桌旁边的地上等着分配,中午才知道是要自己去放的,结果只剩下最底下一排最角落的一个脏兮兮的柜子没人放东西了。好在后来林亦看见一个垫着硬纸袋子的柜子,一直误以为是有同学放的,结果观察了一阵并没有人用,就把自己的东西挪了过去。之后那个柜子就成了林亦专门放多出来的舍不得扔的英语试卷的杂物间,王梓彤班上卷子发得少,林亦还时不时给上几张她们没做过的。

有了分班那次的前车之鉴,知道了九班的水房柜子不是跟小胡老师一样由班委分配分的,而是要自己抢的,林亦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占了一个位置不错的柜子。然后从水房出来倒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坐了,于是就跟两个来了的男孩子交流了几句。

好在唐文强很快就来了,说座位在原来的基础上换一次,然后又出了门往高一楼去了。

林亦现在坐第二组第二排,是个很不错的位置。擦完落灰的桌子正在等着上面的水汽干掉好放书的时候,唐文强又来了,站了一会儿说:“林亦啊,怎么到现在还是只有你一个人......\"

林亦环视了一下,原来在班上两个人也不在了。

正好班上一个叫陈哲维的男孩子好像还没睡醒一样,正抬起头眯着眼在走廊上看班级。

唐文强朝外面走了两步,猝不及防的一句话就把来人从迷迷糊糊中唤了起来:“没错,不要看了,就这个班,进来,把东西放一下,然后跟我过来,林亦你也来。”

林亦“哦”了一声,等着陈哲维把东西随手放在了靠门的桌上,两个人跟了出去。

唐文强带着他俩回了原来的办公室,把什么扫帚垃圾桶拖把之类往陈哲维手里塞,然后捧了好几本竞赛书连同一个水瓶递给林亦:“她们好几个最后一天竞赛书都没带回去,我就全拿回来了,你们两个把这些东西带到靠近我们现在教室的小办公室,楼梯口前面那个。”

两个人按照唐文强的吩咐把东西放进了他们新的办公室之后,林亦顺路又去分班表那里凑了一圈热闹。刚打算去找冯雨悦唠嗑唠嗑,还没到一班,在另外一个楼梯口处的小办公室就看见文科班主任曹培拿了根小棍往教室去了。

林亦当机立断改道直接上楼找王梓彤。

结果王梓彤没见到,却偶遇了不少上来跟七班玩的好的女孩子生离死别的六班同学。

蹦跶着下楼回班,林亦内心开始不正常:“一个暑假没见严俐啦,啊啊啊啊啊下午就能见到了好激动。”

唐文强等班上人来齐了,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人惊了:“把暑假作业分科目给我收一下。”

上午是大扫除、领教材以及唐文强的灌鸡汤时间。

唐文强也就用着大扫除的时间故弄玄虚地翻了几本作业就又连同答案一起发下去了。

众人就在唐文强絮絮叨叨的时候开始对暑假作业的答案然后订正。

唐文强的一贯作风是这样的:“好,我就讲这么长时间,剩下时间,大家也一个暑假没见了,大家就聊聊天好吧?”

众人腹诽:“竞赛明明天天见面......”不过能叽里呱啦闹一会儿众人还是很乐意的。

隔壁新组建的物化普通班听了六班这动静估计对疑惑这一帮大佬在干啥。

结果中午倒有点无聊了。没有作业,答案还得留一些等着下午上课再对,第一天又比较兴奋不想睡觉。

林亦和朱依若居然无聊到开始刷英语五三。

下午的课表排出来是四节课:语英数数。

第二天一天则是:语语物体英英数数。

没有正式开学时没有晚自习,两天数学都在最后意味着按照李亚炜的性格可以提前收拾东西准时在放学铃响的时候就提起书包站起来走人。

第一节黄萍语文课也就先唠嗑唠嗑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核对答案。

林亦心里早就迫不及待第二节课了。

黄萍前脚刚走,林亦就把桌上的暑假作业换成了英语,接着上午没对完的答案部分继续。

严俐先去唐文强小办公室呆了会,两个人打了个招呼。

严俐后来想起什么来,就跟唐文强嫌弃:“你们年级部怎么安排班级的?我早读课还得从一头跑到另一头。”

唐文强笑嘻嘻:“哎就当锻炼身体好了。”

严俐继续嫌弃:“你把文科放四班,物化放五班不就行了蛮?”

唐文强无奈:“不好这样的不好这样的。”

也许文理科最强的两个班分别是No.1和666的寓意???

严俐走前门进班,话出口又是很久不见的耐心和温柔:“来,自己先对暑假作业答案哦,一会儿我们把基础题讲一下,晚上不布置其它作业,就整理错题。”

林亦是看着严俐进来的,眼里几乎有光,抿着嘴又禁不住想嘴角上扬,严俐的头发因为走得太快而有一点飘。

大概是一个暑假没见严俐,倒有一点不习惯了,林亦抿着笑继续低头对答案了,内心当然是喜滋滋的。

严俐在讲台上讲安排,然后算是开学第一课得说一点东西吧,又飚了一段英文。

林亦忽然觉得,这种感觉好陌生但是也好熟悉。

熟悉得就好像,空气中漂浮的白色泡沫如退潮一般朝四面八方褪去,云开雾散,一点点纯白的圣光忽而斜穿云层,照了进来的感觉。

严俐上课也就跳着讲讲题目,这题过了就立刻到下一题,反正都有答案,因此也不需要喊人回答,期间倒是带着复习了不少以前的知识点。

期间严俐笑着嫌弃了一句王兴洋:“年级部昨天才把暑假作业发给我们老师,你们一个个拿到暑假作业也不知道帮老师要一本。”

林亦内心好笑:“还可以这么操作?”

一节课没有什么波澜,严俐行云流水地讲,同学们只要记就可以了。节奏拿捏得倒是很合适,让一个暑假过后的同学们没有兵荒马乱和措手不及,就这样把作业本一页一页翻过去,甚至有一点点闲适,让人可以不骄不躁地慢慢回忆起被遗忘的东西,就像窗外悠悠扬扬飘过的云、吱吱呀呀的留声机和深远小巷里传来的老歌。

严俐讲了暑假作业的一半多一点,就下课了。林亦还在记黑板上最后一个小知识点。

严俐喊课代表,林亦盯着黑板应了一声。

严俐环视了一下班级,看见抬头还在抄笔记的林亦,笑了一下,走下了讲台,俯下身子问:“林亦啊,大家暑假的练字本收上来没?”

林亦点点头,朝后面看了一眼:“嗯,收了,放在后面了。”

严俐示意林亦走:“一起送办公室去。”

林亦朝张心怡招了招手,坐后排的张心怡会意,抱起了一半的本子等林亦过来。

林亦加快了脚步,跟在后面也出来了。

回来的路上。

林亦对张心怡:“如果不改班级那我们班就在二楼,高二英语组也在二楼,到了高三,教室和办公室又都在三楼,送作业都方便不少,现在倒好,还得爬两年的楼,高二还是那么远。”

张心怡知道了林亦这么深思熟虑的想法,简直笑cry:“老铁你是认真的吗。”

数学进行到第四本书,开始了立体几何——高考的送分题,但是如果写的不严密可能会判为全错。

刚开始没有涉及到什么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只是关于多面体、棱柱棱锥的基本概念。林亦开学前怕李亚炜又疯狂布置作业或者搞当堂写的把戏,把这一册书的配套练习《38分钟》先写了三四课。

李亚炜废话还挺多,先是抨击年级部对安排老师的不满,说什么年年到了高二都是一个班一个老师,说什么这样一来会把两个班都害了。

大家也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作笑谈了。

这节课先讲了几个平面基本定理和引理,果不其然又开始喊人背书,李亚炜一下子喊了十几个,林亦又一次光荣被点,好在半学期下来,倒也摸清了李亚炜的套路,抠字眼,慢慢讲就行了。

讲平行六面体的概念,李亚炜突然下来抱走了林亦书立里面码的整整齐齐的一摞书,林亦原地震惊。

李亚炜在讲台上不慌不忙做演示,把这一摞书斜了一个角度,说这就可以看成一个平行六面体。

第一排的王木木、夏思楠回过头直笑。

李亚炜讲完了又下来把两手间的书递给了林亦。

林亦双手接过来整理着,内心一百个问号,连书整理的比较整齐也是个错误???

课上的挺快的,李亚炜就布置了两课《38分钟》让同学们课上就开始写。

林亦之前写得差不多了,就剩几个比较难理解或者不知道格式怎么写的题目空着,只好磨磨蹭蹭装作在写的样子。

好在班上提前写的不是林亦一个。

李亚炜下来转的时候还问林亦:“提前写的?”

林亦答:“嗯,还有几个当时不会。”

李亚炜:“好,那再想想,蛮好的。”

然后就万年老传统,既然新课讲完了,李亚炜准时在下课前就走了,六班因此基本踩着放学铃冲出了班门。

林亦内心:“数学家庭作业做完了怎么办救救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