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苏丽珍带着大伙儿从配料室出来,车间基本就参观差不多了。

除了生产区和仓库这些基础配置外,工厂里还有提供给工人们的临时休息室、活动室和医务室。

休息室有桌椅、沙发和许多报刊书籍,供工人们午间休息。

活动室里设置了许多当代流行的娱乐设施,乒乓球台,各种棋类,甚至还有一台收音机。

主打一个身心放松!

扛着摄像头的记者忍不住把镜头对准这些设施拍了又拍,另一个拿照相机的也不停按起了快门。

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车间固然好,但这些为工人们悉心准备的休息室和活动室显然更有话题性,他们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题材。

而这两个房间的配置也同样把客人们镇住了,大家心道那些上了规模的国营单位也不过如此。

胡场长就不由夸赞道:“瞧这家伙式儿齐全的,我们那养殖场可比不上,在这上班可有福喽!”

众人纷纷点头,只有丁大勇和薛有粮微笑不语。

因为他们筑梦公司也是这个配置,虽说他们整体办公区域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他们还有很多零食和汽水呢!有吃有喝有玩的,呆在公司一天不动地方都成。

一开始他俩还不赞成苏丽珍这样做,食堂顿顿有荤有素就挺好,还花钱搞这些,这哪里是雇人上班,这分明是在养大爷啊。

可是等他们发现有了这些福利后,大伙儿没事就喜欢往公司跑,一个个工作效率简直嗷嗷的。尤其那两个花大价钱请来的设计师,几个月胖了五、六斤,下班都不愿意回家,有时候画完自己那份图,还惦记给公司拉点业务。这积极劲儿,他们不夸都不好意思。

反正两人是觉得,到底是苏家丫头(小师妹)啊,真就是一分钱也不白花。

这边参观完了当下堪称布置丰富的休息活动室后,一行人出了车间,准备去看看前头办公楼。

苏丽珍和苏振东带着众人刚转过楼角,这时,保安队长富守国忽然急匆匆找了过来:“苏总、东副总,谢市长身边的姜秘书来了!”

苏丽珍的新公司开业,原本谢芳芳是第一个吵着要来的。

只是昨天,谢妈妈临市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忽然意外离世了,谢妈妈伤心得不行,谢芳芳放心不下,今天一早陪着谢妈妈去了临市。所以之前说好要来参加开业典礼的事也不成了。

只是没想到谢芳芳和谢妈妈没能过来,谢市长倒是派人来了。

这位姜秘书是谢市长手下第一人,很多时候相当于代表了谢市长本人。所以苏丽珍不敢怠慢,听完富队长的话后,立马安排先让苏振东带着客人继续参观,她则亲自去大门迎接姜秘书本人。

走到大门口,老远便看见一辆吉普车,车门前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清瘦男子。苏丽珍一眼认出,正是姜秘书。

姜秘书看见苏丽珍也主动往前迎了几步,笑眯眯地招呼道:“小苏同志,恭喜啊!”

苏丽珍忙上前,一边跟对方握手,一边热情道:“谢谢姜秘书!欢迎您莅临指导我们工作!”

姜秘书笑道:“小苏同志客气了,连谢市长都说你是年轻有为,聪明能干,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这次来,首先是代表谢市长个人,恭贺你新公司成立,祝愿小苏同志你事业蒸蒸日上,未来大展鸿途。”

苏丽珍闻言,立马笑道:“感谢谢叔叔对我的祝福!也请姜秘书替我给谢叔叔捎一句话,我一定不忘初心,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爱护。”

姜秘书听罢,心里不由暗自感叹,这位小苏同志果然聪慧。

一声“叔叔”先是回应了谢市长个人的祝福,顺势将对方归入爱护她之人的行列里,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处在时代和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其实他们双方都明白,她和她的这家公司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她的那句话亦是她以一个个人企业决策者的身份向谢市长表露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一句话,不显山、不露水,也不用别人提点,却于公于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真是厉害啊!

思维敏捷又不失分寸,难怪谢市长每每提起这个年轻姑娘,总要忍不住夸一夸,喜爱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小苏同志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姜秘书脸上笑意更浓:“另外,还有一件事,市运输队下周会淘汰一批旧车。谢市长知道你们企业现在用车困难,所以特地跟那边打了招呼,替你们留了两台车,你们下周直接过去交钱办手续就成了。”

苏丽珍听完两眼一亮,只觉是天降惊喜,连忙点头道:“谢市长真是有心了,这两台车如今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能给我们公司解决大问题!”

姜秘书继续提点她:“上头放出风来,明年应该会放开对私人购买机动车辆的限制,所以谢市长说让你先暂时克服一下,等到明年就好了。”

苏丽珍闻言大喜。原来明年就是私人购车开放的时间,到时候想买什么类型的车就都好办了。

加上有姜秘书这样提前透话,也说明了谢市长的态度,起码明年她的购车指标应该不成问题了。

苏丽珍又再三表达了谢意,最后又邀请姜秘书进去小坐片刻。

姜秘书婉拒了她的邀请,留了几句祝福的话,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苏丽珍得了好消息,又马不停蹄回到办公楼。

因为这一趟没用多少时间,这会儿客人们还在一楼参观。

办公楼整个一楼都是食堂,宽敞、明亮、洁净。食堂的工作人员也跟后头车间里的工人们一样,身上穿着雪白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口罩,这干净程度更是叫来宾们赞不绝口。

要知道,大锅饭味道好不好吃是次要的,管饱、卫生才是重中之重。

卫生,他们已经亲眼看见了;至于能不能管饱,不说前头看到的工人休息室和活动室,只看这装修得锃明瓦亮、设施齐全的大食堂,便知道苏丽珍没想糊弄人,又怎么可能让人吃不饱?

众人顺着楼梯上了二楼,东边依次是安保部,来宾接待室和一个企业商品展厅。

西边第一间则是技术研发室。因为是食品公司,所以里头有各种烹饪、调味的设施、工具和原材料。按照苏丽珍的想法,将来还打算引进一些专业的检测化验设备。

最西边是一个小型的礼堂,平时供工人们学习、开会,逢年过节还能搞个聚餐、联欢会之类的活动。

三楼就是各部门办公区域,苏丽珍和苏振东的办公室也在这里。

大家好奇地参观了一圈,发现相比其他部门整体稍显华丽的装修风格,两个负责人的办公室却都走极简路线。

室内没有什么多余的陈设,整体以深色调为主,凸出一个大气、简约又不失庄重。苏振东也就罢了,实在跟苏丽珍这个妙龄女孩极不相称。

不过大家想起苏丽珍素日里沉静稳重的气质,倒也不觉得她驾驭不了这个风格,只是未免太过于严肃了。

刘五爷媳妇就主动道:“珍珍啊,我家里有几盆君子兰,开花特别好看,叶子也绿油油的,我看摆你这办公室里正好。赶明儿个,我给你拿两盆来吧!”

苏丽珍也确实想在办公室里摆几盆绿植。之前订做花篮的时候,本来想顺道定一批摆在各部门办公室,只是现在也没啥正儿八经的花店,先头凑齐那些花篮就废了牛劲了,所以买绿植的计划也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听刘五爷媳妇要送她君子兰,自然是乐意的。

这可是眼下最热门的盆花,寻常还不好买呢。

“谢谢五大娘,我还真就特别想买几盆好花,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刘五爷媳妇听她这样说,反而十分高兴,立马跟苏丽珍许诺,干脆也不等明天了,等中午回去就叫人给她送来。

沈瑞在一旁留意到苏丽珍提起花时,那双眼亮晶晶的样子,不由神情一顿。很快,又若无其事地将目光移开。

等客人们参观完办公楼,时间也不早了。

苏丽珍早已让人在小礼堂摆了几桌宴席,专门招待大伙儿。

为了今天的宴席,苏丽珍特地请了一位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掌勺。

原本苏厚德和李翠英都说要亲自下厨,但是苏丽珍没同意。

平时在家也就罢了,她拗不过他们俩,现在既然到了她的地盘,她可舍不得让两位长辈劳累。

而且她请来的这位大师傅厨艺也很高超,一手本地东北菜做的十分地道,这顿宴席吃到最后可谓宾主尽欢。

等吃过了饭,客人们也准备告辞。

临别之际,苏丽珍又特地给每个人都赠送了一份卤味礼包。

看几位女士格外喜欢公司包装用的编织篮筐,也每人分送了两个。

孔区长和胡场长两人是一道来的,回去时自然也搭伴一起回。

孔区长望着手里沉甸甸的礼包,有些感慨:“这位小苏老板,年纪虽轻,但是做起事来却圆滑、大气,有章法,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啊!”

胡场长也点头表示认可:“你看今天来的这些人,各行各业的,连凤城日报的李孟儒都来了,这位现在可是轻易不出山的。今天能来,十有八九是跟苏小老板另有交情。”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胡场长说着,咂了咂嘴,语气中带了点他自己都没察觉的酸:“一个小姑娘家,倒是真有两下子!老孔啊,我可是看明白了,咱们要是再不努力,将来说不定就要被小辈儿们甩在后头了,那可就丢人喽!”

孔区长也是心有戚戚焉。不过与胡场长的感觉微妙不同,他心底其实还另有一番思量。

如今干部考核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味只讲究阶级斗争、思想革命,地方经济发展则成了衡量政绩、干部升迁的重要标准。苏丽珍在他管辖的地区开公司,如果这个公司将来发展得好,能带动当地人员就业,推动经济发展,那不也是给他送政绩吗?

没人不盼着能往上动一动!

他之前没敢想,是因为他们这一片儿地处郊区,一半都是没什么用的荒地,除了一家煤厂,更没啥像样的厂子。这一穷二白的,大伙儿吃饱饭都费劲,搁啥发展经济?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珍珍”食品公司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发展起来,那这里的人们都会跟着受益,他这个地区分管领导更是直接受益人。

所以苏丽珍越厉害,其实对他越有利。

这么一想,他倒真心盼着“珍珍”能做大、做强,甚至完全不输那些国营单位才好呢。

苏丽珍不知道这位孔区长心中的想法,要是知道了,也只会一笑置之。

相比未来大部分走向衰落而无力回天的国营单位,她的目标一直在更高、更远的地方。

这会儿,等送走公司最后一批客人,她就马不停蹄赶回了市内。

今天市里的四家门店同步开业,她只留了王树和梅子照看。虽说这边一切都安排好了,理应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开业第一天,不亲自看一眼,她总归是不放心的。

好在这四家店从上午开业到现在,过程都十分顺利。而且因为新店开张实行种种优惠措施,所有分店当日现卤的商品半天工夫就销售一空,公司的包装产品也卖出了一半。

当然,等过了初期的新店效应和优惠阶段,整体销售量还会有所回落。但是如果以今天的销售量为基准,即便日后数据下滑,扣除一部分数额后,整体数据仍然十分可观。

当初选开这四家分店时,她和苏振东一边做市场调研、一边实地考察,前前后后走了很多地方。

这四家店必须保证周围有足够的目标购买群体,附近不能有太强劲的同类竞争店铺,还要确保分店之间彼此不会互相干扰。

开业当天的好销量起码证实了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至于能不能经得住考验,保持住这个好势头,还需要看后期发展。

不过,苏丽珍对此很有信心。都说“万事开头难”,他们现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后续无论是外在大环境利好经济的种种政策,还是内在她领先于别人好几年的先知先得,比起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已经开了好头的她无疑更具有优势。

所以,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更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