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振东接到她的电话很高兴。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他猜想苏丽珍有可能放假,所以今天一整天都待在办公室,连午饭都是托别人帮忙打上来的。

电话里,苏振东简单跟苏丽珍汇报了一下这一周公司的情况。

上周苏家人回去时,苏丽珍把自己在火车上做的关于拓展铁路销售渠道的计划书也让家人一并带了回去,交给苏振东。

苏振东看过后,对这个计划大感惊喜,并马上着手开始实施。

电话里,苏振东告诉苏丽珍,如今他们已经初步和凤城市铁路局客运段的部门领导达成协议。最迟九月底,公司的各种卤味、熏味食品就会在他们辖内的各条线路上全面铺开。

到时候凡是归属凤城铁路局范围内的车站、月台及列车上,都能买到“珍珍”的相关产品。

同时,苏丽珍在计划里提出的宣传手册、海报和铁路版纪念书签,苏振东也已经跟铁路局的人协商好,可以按照苏丽珍的计划投放。

目前,宣传手册和海报,苏振东亲自请了一位凤城美院的老师参与设计,然后又到印刷厂实地考察,选取了最好的材料来印制这一批宣传产品。

预计下周三,这第一批宣传手册和海报就能制作完成。

到时候,旅客们在车站内外、月台和列车车厢上都能看到属于他们公司的宣传作品。

最后是专供铁路销售的产品纪念书签。

平时,百货公司和自有门店的卤鸡零售价是4元一只,放火车上则要卖到5.5元。

虽说这溢价的部分进不了他们的口袋,但是添加一枚精美的书签,在不怎么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既能起到宣传作用,也能适当提升一下顾客的情绪价值,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现在第一批书签已经做好,小小的一张,采用最结实耐用的硬质纸。精美的图画配上一首柔美的小诗,正反两面都印着“珍珍”的图案和文字商标,外面再罩上一层透明塑料纸,然后往食品外包装袋上一贴,真是别提多显眼了。

如今的娱乐设施匮乏,看书除了能获取知识外,也是当下人们最常见的一种休闲放松方式。

尤其八十年代涌起诗歌热潮,许许多多文化青年喜欢读诗、抄诗、写诗,相应的一些跟书籍报刊有关的文化用品也水涨船高。苏丽珍高中的时候,女生们特别流行自己制作书签互相赠送。

所以他们家的卤味一贴上这样一张书签后,整体便更添两分风雅来,看着很有档次。

总之,尽管前期计划都是苏丽珍提出的,但后期具体实施完善却都由苏振东一个人完成,且完成地相当出色。

而且虽然做了这么多事,可苏振东却半点不居功,只坚持说是苏丽珍主意出得好。

苏丽珍当然不会认为功劳都在自己身上。别看这些事在电话里不过寥寥数语,但她能想象到苏振东这段时间付出的辛苦,心中不免有些歉疚,她自己一拍脑门冒出的想法,却累得振东叔要跑断腿。

她便在电话里劝对方不要太辛苦,一定要注意休息,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等结束了跟苏振东的通话后,她又给“筑梦”那边打了个电话。

丁大勇意料中的不在,不过却留下话来,交待办公室值班的人留意接听她的电话。

苏丽珍从对方口中确定这星期“筑梦”一切顺利,没什么事后,就托对方给自家师兄和薛老爷子带话,说自己这边同样一切安好,然后就挂了电话。

相比新成立的食品公司,建筑公司一切业务都已经做熟了,这两年更是稳中向上一直在迅速发展。她离开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大概率不会有什么事。所以相对而言,她还是比较放心的。

三通电话不到八分钟,电话费却花了二十多块钱,赶上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就连苏丽珍这样已经有点身家的都感觉心疼,这长途电话费实在太贵了。

之后几天,首都天气依旧炎热。虽然过程艰难,但苏丽珍总算把为期十二天的军训成功坚持下来。

尽管全程没啥亮眼的表现,不过她也没拖后腿,更没抱怨过一句辛苦,反正她自认是问心无愧了。

周五上午,随着总教官高声宣布今天的军训校阅仪式圆满完成,也宣告本次军训正式结束,在场的全体83界新生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大家都很高兴,连平时看着轻松的管明月也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有同学不由打趣她道:“咦,班长,你怎么这副表情?我们大伙儿还以为这军训对你来说都是毛毛雨呢!”

管明月立马反驳道:“看你说的,谁有力气就喜欢天天往外使啊?我又不是闲得难受,当然乐得轻松一点了。”

周围的人不由都跟着笑了起来。

上午军训结束,下午到班级集合领取学生证、图书证,以及下周的课表,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周六周日休息,下周一正式上课。

接近两天半的假期,好好规划一下可以做很多事了。

中午吃完饭,苏丽珍寝室里的几人商量着周末的安排。

管明月不用说,肯定是要回家的;吕新芳想试着去找一份短工;

陈红梅、刘思彤、万美君商量着想出去玩一天。

本来她们想邀请苏丽珍一起去,只是苏丽珍这周末有好多安排。

她明天上午要去看沈爷爷,后天谢芳芳要来找她,两人约好要到对方的学校和苏厚德家各自看看。

三人只能遗憾作罢。

下午,苏丽珍一拿到图书证就立马直奔图书馆。

军训期间晚自习,她经常和室友们过来,只是因为当时图书证还没下来,所以没法借书。

今天,她打算先借两本跟专业相关的经济学类书籍回家看。

首都大学学风兴盛,不管是教室、自习室、图书馆,还是风景宜人的草地湖畔,总能看到一道道埋首研读的身影。

平时的图书馆人就不少,一到休息日那简直是人满为患。要是运气不好,有时候想看的书要等好久才能借到。

今天下午有不少学生还有课,倒是让苏丽珍赶上好时候,很快就借到了想要的书。

拿到书,又回寝室简单收拾了两件衣服,她就跟室友们告别回家了。

在回苏家的兴华胡同前,她还有些东西要买。

明天要去看望沈家老爷子,苏丽珍还记得上次沈瑞来时提起过,说老人家因为天热每天心心念念总想吃一口冰的,奈何身体情况不允许。

她当时是想着也许过两天,这波高温能过去,等气温降下来,老爷子就不会总想吃凉的了。没想到学校的广播说首都这波“秋老虎”攻势很猛,大约要到九月下旬,气温才会有所回落。

眼看这未来几天还是大热天,沈家爷爷恐怕胃口还是会不好。她这两天心里琢磨了一番,决定给老人家做些冰粉,明天带过去。

冰粉冰冰凉凉,在这炎热干燥的天气里吃上一碗,绝对通体舒畅。而且它老少皆宜,即便体质弱的人也能来上一碗。

她要做的这款冰粉是苏爷爷在家常给她做的,是一种起源于川地的特色小吃。做冰粉要用到的冰粉籽,也叫假酸浆籽,在南方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在东北可不常见。

之前苏爷爷都是在中药房里买冰粉籽。苏丽珍不知道首都有哪些地方卖这个,但保险起见,她也选择直接去药房试试。

而首都果然是五湖四海八方汇集之处,人们也是见多识广。药房的大夫见苏丽珍买了不少假酸浆籽、食用石灰和干桂花,眉头一挑,就问她是不是要做冰粉。

等苏丽珍点头后,大夫就又拿出两包葡萄干和核桃仁,问她要不要也买一点。

苏丽珍:“……”

这比她还专业呢!

苏丽珍见那葡萄干绿生生的,粒大饱满,晶莹剔透;核桃仁也是颜色白净,外形对称,没有一点干瘪瑕疵。

虽说这两样的价格比副食店要贵一些,但这个品质也绝对对得起这个价,因此毫不犹豫都给包圆了。

葡萄干和核桃仁都是好东西,美味又营养,无论是做零食、还是做糕点都很合适,既然碰上就多买些。

那药店的大夫也没想到苏丽珍这么大手笔,想了想,临了还给她添了一包山楂片做搭头。

这冰粉的小料基本就配齐了!

苏丽珍一度觉得这位大夫说不定也是位做冰粉的好手。

从药店出来,她又去了趟自由市场,买了些花生米、红豆,顺道又买了点菜,这才往家走。

到兴华胡同的时候,刚好斜对面的王老头正拎着水桶给苏家那棵银杏树浇水。

老爷子一看她回来了,十分高兴:“哎呦,珍珍回来了!”

看她大包小包买了不少东西,他一边上前要帮忙接手、一边关切道:“孩子,这几天军训怎么样?累坏了吧?”

“王爷爷,我还成。刚开始是有点不适应,之后几天就慢慢习惯了。”苏丽珍没让对方接手,只笑着跟老人说了几句话。

临进门前,王老头还叮嘱她:“珍珍啊,这阵子白天天气热,我怕捂房子,每天都给你们家的窗户打开通气。你回来了,千万记得晚上要把窗户关好。这时候是这样,你别看这白天热的厉害,那一到入了夜,立马就凉飕飕的。你可千万仔细些,别冻感冒了!”

苏丽珍认真道了谢,又听老爷子叫她晚上去家里吃晚饭。

她婉言谢绝,表示自己已经买好了菜,就不过去添麻烦了。

等进了屋,她先拿上扫帚、抹布,把屋子打扫了一遍。最后才把自己今天买回来的各种食材归类整理好。

忙完这些,看时间还早,她便把从学校图书馆借到的那两本书拿出来,一边看、一边休息。

这两本经济学的书籍一本是他们学校的教授编著的,另一本原作者是米国人,但同样经由首都大学经管系的教授译制。

苏丽珍心下感叹,老师们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连英文水平也十分高超。

得益于前世的经历,苏丽珍的英语成绩一直很好。

可别看她这成绩在凤城一中是年级标杆,等真来到首都大学后,她就发现这点子优势实在不算什么。

就他们寝室里,外语系的刘思彤和万美君就不用说了;管明月和吕新芳的高考英语成绩只比她低了两分,说明大家的英文水平都一样。

这不免让苏丽珍有了危机感!这世上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她过去三年做出的这点成绩随时有可能被人超越。

她不是容不下别人超越自己,只是害怕因为自己不断被超越,最后沦为平庸而没法再站在前面去保护身边的人。

所以她不能松懈。

每每想起这些,心里就会不自觉涌出一股干劲,她立即坐正身子,认真阅读起手里的书籍来。

这一看就看入了迷。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外头响起一阵敲门声,她的思绪才从书本中抽回来。

一看表,这都五点半了。

她赶忙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却是王老头和隔壁李老太太一起过来了。

王老头给她端了一盘新烙好的鸡蛋饼和一碟子自家腌的酱菜。

李老太太则给她拿了一大块西瓜。

两位老人十分热情,她实在盛情难却,只好收下这些东西。

老人们走之前又千叮万嘱,让她睡前关好门窗。

苏丽珍看着手里这些东西,心里热乎乎的。

王爷爷送的鸡蛋饼分量很足,足够苏丽珍一人吃,配上脆口的酱菜,味道好极了。

有这些东西,苏丽珍晚上就不用做饭了。

她趁热吃完了这顿简单又不失美味的晚餐后,也开始动手准备做冰粉的小料。

先把买到的红豆洗净,用水泡上,等晚上熬糖蜜豆;然后生火炒花生米和核桃仁,做坚果碎。

苏爷爷家里既有烧煤球的炉灶,也有煤气罐。

其实在炉灶上垫上炉圈,底下生小火,把花生米和核桃仁放炉圈上慢慢烘烤,这样烤熟的果仁吃起来最香。

只不过灶台连着屋里的暖气片,一生火,整个屋子都热起来了,所以现在根本没法用,今天只能用煤气罐了。

将花生米和核桃仁分别炒好,等彻底放凉后,再用擀面杖擀碎,然后分别收在两个带盖的白色小陶罐里备用。

她家苏爷爷不愧是专门做饭的大师傅,家里各种型号的坛子、罐子、盘碗碟勺是应有尽有,把这本来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