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后的方晓生根本无心学习,他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去翻阅讲述城市生活的杂志和书籍,每看一页都感慨一次自己的无知。
求知欲在燃烧,灵魂深处在颤栗。
他好想知道更多,好想了解更多,好想看见更多,也好想亲身感受更多。
课本上提过的,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交通更加便利。什么火车、汽车、飞机、地铁等都发明出来了。
当方晓生第一次坐上地铁,感受飞一般的速度时,才切实地体会到交通有多“便利”。
他没坐过地铁,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
高鹏用智能手机对着检票闸门扫一扫就通过了闸门,而他包里的古董诺基亚赤裸如刚诞生的婴儿。
还好陆雪宁和他一起买了地铁票,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在自助售票机器上用手指就可以选择起点和目的地,投入钱币机器也会自动找零。
他拿着像卡片一样的车票轻轻一刷,闸门便自动打开。
除了觉得新鲜和感慨,方晓生大脑运转大胆思考着相应原理:车票里应该是带有磁条、芯片或者其他东西,好让地铁闸机识别和读取。
坐公交半小时的路程,坐地铁只需十分钟左右。出站时把车票插回闸机就可以顺利出站……
方晓生的嘴角挂着心满意足的微笑:如何买票乘坐地铁,他学会了。
孔夫子诚不欺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更何况生活中处处都是老师。
在图书馆泡一天后,方晓生的大脑接收了大量信息有些疲惫,但是他的心脏砰砰直跳,好似压不住那股热血劲。迈过自卑那道坎,他顿觉自己无所不能。
不知道的东西,他可以学啊!他可以主动去了解啊!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探索。
同时他很庆幸交到像陆雪宁、高鹏这样开朗外向、不带偏见看人的朋友,所以他才能顺利地抛却怯懦和自卑。
到了饭点方晓生准备去吃饭,才发现斜对面有个同学在看他,像是等了他很久。看他的模样觉得有些眼熟,等出了图书馆听到他的声音才想起对方是军训背单词的人。
“你好。”显而易见对方也是一个内向的人,他在图书馆注意方晓生很久,想和方晓生在学习方面交谈一番,真到了面对面说话的时候,却只蹦出了两个字。
“你好,同学。”说来惭愧,方晓生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好称之为同学。
“我叫余江,是你的同班同学。”余江努力保持微笑,想用面部表情告诉方晓生自己没有恶意:“我看你今天都在看课外书,猜测你作业已经写完了,可以请教一下你是如何快速完成作业的吗?”
“我作业还没有写完,今天看书是想多了解一些别的东西。”方晓生回答得很坦率,同时不忘认真回答余江的问题:“我写作业的话,会根据自己情况把作业分成具有挑战性的科目、完成起来比较轻松的科目,先完成有挑战性的……还有就是写作业写久了,也要适当休息一下。”
在方晓生看来,学习重在“理解”,他坚信只要和知识相互理解,就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但成绩第一的虚名让很多人认为方晓生有什么学习的方法秘诀,有人询问他,他只好如实地将自己的经验全然说出供对方参考。毕竟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一样,适合他的不一定适合别人。
余江凝神聆听着方晓生的“传授”,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字,十分珍惜和第一名交流的机会。
听方晓生说完后,余江深深鞠了一躬:“谢谢!”
通过这次交谈,余江发现了自己写作业时的许多问题,明白自己需要在哪些地方改正,以后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这对每次都要花费双倍时间完成作业的他来说很重要。
方晓生内心一惊,他只是有问必答,不明白余江为什么郑重地鞠躬,不想拂了新朋友的面子,便友好地邀请余江一起吃饭:“饭店到了,要一起去吃饭吗?”
收到第一名的邀请,余江有些受宠若惊,说不定在吃饭时还能再探讨一番学习方面的内容,立马欣然答应:“好的,我们走吧。”
两荤两素是余江的标配,学习已经够辛苦了,饮食上自己开开荤,就能得到另一种满足。
他端着一盘香喷喷的饭菜坐下,却发现方晓生只点了一碗素面,等着他一起开动。
从不在饮食方面苛待自己的余江忍不住发问:“你怎么吃得这么素呢?学习太累了,我得顿顿有肉才能继续学下去。”
方晓生脑子闪过吃过的海鲜蛋黄炒饭和牛排,在记忆里再次品尝美味。他的嘴角勾起浅浅的微笑,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他来说,由奢入俭也很容易啊。
享受过金钱换来的色香味俱全的昂贵美食,他仍旧感激、珍惜看起来就简单朴素的米面馒头填饱了他的肚子。
方晓生故作高深地回答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身为京华的学生,卷是一种常态。
假期后两天,就陆陆续续有同学返校上自习。
方晓生进教室看到了陆雪宁的身影,以为看花了眼,内心却不可控制地窃喜了一下。他回到座位淡定地询问道:“你怎么来学校了?”
陆雪宁不断地往外掏卷子、习题册,语气轻快悠扬:“怕你在学校孤单,来给你作伴了……”
“???”这是什么话?
“……”她在表达什么意思……
“!!!”他们已经熟悉到这种地步了吗!
不动声色的表情下是破碎的五味瓶,内心细腻的方晓生反复思考陆雪宁的话语,一时间将不同情绪尝了个遍。
“那个……”陆雪宁掏完作业,有些谄媚地看向方晓生,像极了进献谗言的势利臣子:“把你卷子接我瞅瞅呗~一些题我不会写,让我参考一下你的标准答案~”
缤纷五味的口香糖嚼啊嚼,嚼啊嚼,嚼到最后只剩平淡。
方晓生揉了揉太阳穴让自己冷静下来,意识到内心一瞬的千变万化,终是无可奈何地发笑,然后把左手边的一沓卷子放在陆雪宁的桌子上:“我就写了这些,有几道没想明白,其他的你参考一下过程,不懂的可以问我。”
陆雪宁激动地捧起方晓生的卷子,如获珍宝:“得你相助,事半功倍!”
看她如此天真耿直的模样,方晓生深刻体会到有气无处撒的感觉。想借作业看可以,那就直接说啊,干嘛要说出让人误解的话,乱人心绪……
上课铃声照常响起,大家很有默契地安静下来上自习。
不得不说,方晓生很享受京华浓郁的学习氛围,争分夺秒背书、学问思辨探讨、相互鼓励中竞争……方晓生从这些行为举动中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和鼓舞。
一群人不约而同地为同一件事而奋斗努力,他也是其中一份子,学习起来一点也不孤单。这样的环境下,他可以学得比以前更安心,他想称呼这种感情为“学习归属感”。
哪怕是路过的陌生人,都可以称之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学习,让方晓生的精神世界充实而富足。
虽然学习以外的东西,时常令他相形见绌。
所幸来到发达的省城、优秀的京华,方晓生遇到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感受到了大千世界的冰山一角,对于未知的生活不再只有迷茫。
写完地理卷子的最后一题,方晓生合上笔帽,看窗外阳光正好,他在心中默默立誓,他会不断向上,去往更高的地方,看更美更壮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