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话要说,皇后娘娘本该母仪天下,温良贤淑,但武氏其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臣以为武氏不配为我大唐皇后娘娘,德不配位,臣恳请陛下降旨罢黜武皇后之位,由德妃娘娘继皇后娘娘之位。”
韩瑗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要李义府不被治罪,武皇后还是皇后,那褚遂良就永无出头之日,现在武皇后又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韩瑗正好拿出老臣的能力提出废后之事。
韩瑗提出废后之事,朝臣们也不感觉意外,好像大唐最近几年废后已经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隔三差五的就会被搬上朝堂。
于是在韩瑗提出废黜武皇后之后,来济也是站了出来表示对韩瑗的支持,再然后就是陇西世族一派的众多朝臣,还有并州王氏,兰陵萧氏,五姓七望出身的很多朝臣都站出来表示对韩瑗的支持,这就是德妃所谓的逼宫,武母杨氏所谓的武皇后会成为世家的敌人。
可是即使这么多人站出来大家的目光依旧集中在一个地方,一个人的身上,李治看着那里,韩瑗看着那里,来济看着那里,朝臣们看着那里,那里站着一个人,是长孙无忌,逼宫到了眼前这一步就只差一步,那就是长孙无忌的态度,如果现在长孙无忌能站出来支持韩瑗那就是对李治逼宫的最后一击。
李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死死的看着自己的舅舅,韩瑗等人则是期盼的看着长孙无忌。
等待了良久韩瑗的期待终究成了失望,还是那句话,到了长孙无忌这样的地位,不表态就是一种态度,在群臣想要罢黜武皇后的时候,大家期待的长孙无忌出乎意料的选择了沉默。
此时长孙无忌的沉默震耳欲聋,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韩瑗作为陇西世族的一份子,中枢七相的一员,长孙无忌监国多年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候韩瑗提出的废黜武皇后,立长孙德妃为皇后之事长孙无忌会以沉默应对。
韩瑗眼中看着长孙无忌的失望开始无限蔓延。
大家眼中的长孙无忌开始变得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