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祭台上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王家主和如意转身看到了一步一步走上高台的晋王李治,李治一手曲于身前,一手提着衣袍的前摆,虽然面色沉静,双眼却死死盯着王家主走到了他的身前道:“听说您在找我,所以我来了,我,就是晋王李治。”
王家主看着眼前的李治略微有些惊讶道:“不错,能来到这里你就比那个草包的太子哥哥强多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然就要生的大气,输也要输的坦荡,若是不敢承认这一点,就算是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也没有了回到过去的勇气,你能在这里维持这么长时间,可见你并不是无能之辈,有能力的人值得礼遇。”
如意一把抓住了李治的衣袖道:“殿下,您出来干嘛?这样皇上真的会一败涂地啊,我们的努力就成了白白付出了!”
李治微笑道:“王家主说得对,人自然要活得大气,输的坦荡,尤其是作为父皇的儿子,我更要有皇家的浩然正气,我们也要相信父皇,他一生戎马什么样的成败没有经历过,一子的得失并不能代表全局的胜负,要是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我就丢了承担失败的勇气,那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死在这里也无妨了,王家主,您想怎么办?”
王家主点着头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有一丝皇帝的气度,可惜不是太子,不然我这回还真赢不了。”说完指着高台远处的灾民道:“看见了吗?那么多的人,我要做的就是把太子临阵脱逃的丑事以及晋王冒充太子的罪事借着这万千百姓的悠悠众口传遍天下,让百姓知道这社稷已乱,江山危矣,这可比煽动灾民民变强太多了。”
李治和如意听了这句话都是大惊失色,李治道:“你,你想要颠覆这江山社稷?”
如意道:“王家主,您这是置天下安危于不顾,您知道这样天下大乱会死多少人吗?”
王家主胸有成竹的道:“不用担心,我诸世家自然也不想这天下大乱,一旦皇帝屈服,接受了世家的条件,我世家自然有消弭天下大乱的能力,天下的命运从来不掌握在这些愚昧百姓手中,他们从来都只是别人手里的刀,这就是你说的民心,短短的几天民心接连逆转,哈哈。但是皇帝要把握时间了,毕竟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好解决,对皇帝也越不利。”
说完王家主举起了手中的玉如意,远处一直待在原地的王家下人看到了家主的手势敲响了手中的金锣,灾民闻声看向了这里,然后看向了高台,慢慢地走了过来。
如意看着王家主着急的道:“您不是说会多给我几天的时间吗?您不是说等灾民的情况稳定下来再这么做吗?”
王家主道:“会的,这些人都是我要收买的民心,我自然会对他们好,我还指望他们把消息传出去呢,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们会饿肚子了,这自然也不违背我对你说的话,你救济灾民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这样的话让如意无话可说,只是心里已经绝望,目的是达到了,却还是一败涂地,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灾民是活下去了,自己还有娘亲和妹妹恐怕就要没命了,哦,对了,自己只是一场风暴中的蚂蚁,自己的死活只能算是一场意外,一次恰逢其会的死亡之旅。
李治看着如意的样子,走近了拉着如意的手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的,我一定会把这里的事情都告诉父皇,这不是你的责任,虽然这次的事情我可能也难以自保,但我哪怕不要这晋王的王位也一定会保护你的安危。”
王家主没有注意身后的这一对年轻男女,因为他就要成功了,手里举着的玉如意就像是高举的火把,他微微一笑,没想到这些事情经历了层层的转折,最后自己才是这燎原的星星之火!最后的赢家。
如果,只是如果,王家主知道什么是乐极生悲的话,那就不会这么开心了......
看着高台下聚集的越来越多的人,如意和李治感觉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压力,王家主看到的是越来越大的权力,他嘴角带笑,整了整自己的衣袍,大声喊道:“我是王氏家族的家主,得知了大家在蝗灾中的困境,现在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的粮食,从现在开始大家就不会再饿肚子了。”这是他收拢民心的开始。
如王家主所愿,下边的灾民听到他的话,都是一阵的感恩戴德,颂扬王家主仁义的声音,如意和李治看的很不舒服,但这就是眼下的现实,王家主手里有粮食就可以拯救灾民的生命,却不知道这些粮食都是有毒的诱饵,一旦天下乱起,灾民必定会丢失性命,自己却没有办法,因为现在自己就算把这些话说出来灾民也是不会相信的,更别说自己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王家主很是享受这胜利的快感,就要说出另一句话:“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
王家主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见了隆隆的声音,接着是远方的一路扬尘,那是马蹄声,远处奔来了很多的马,马上是兵甲齐身的军士。
聚集在一起的灾民感觉这脚下大地的震颤,转过了视线,高台上的王家主也停止了要说的话,与李治、如意一起看向越走越近的马队,接着如意在马队的包围中看到了一个显眼的身影,仿佛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喊道:“太子殿下巡视灾情回来了!太子殿下回来了!”
“太子殿下回来了?”听完了这句话王家主急促的转头看向如意,下一秒又转头看向了马队中那个穿着太子龙袍的人,真的是太子!别人不敢这么高调,所以他怎么会在这里?不是说太子还在并州城待着吗?现在太子来到了这里,那,自己就算是输了!
李治是反应最慢的那个人,后来终于反应过来了,王家主想要见太子,那他现在见到太子了!所以自己和如意就是没事了?危机解除了?冒充太子就不可能了?因为太子就在这里,所以“太子殿下巡视灾情回来了”!至于开始太子在不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让灾民看到太子在这里就好了,那太子就不是临阵脱逃,自己就不是冒充太子,哈,事情居然可以这样惊心动魄,李治不想再思考了,现在只想静静。
下边的太子一脸茫然,她不知道为什么如意会这么喊,她知道自己会来吗?可是回来是啥意思?
如意没有给他太多发呆的时间,急忙跑下了高台来到太子的马前面参手行礼道:“太子殿下,你来的太巧了,王氏的家主因为知道太子殿下治理蝗灾缺粮,现在亲自送来了很多的粮食,现在还在这里等着太子殿下接见呢。”
太子还没有想明白如意之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会儿听见王氏家主亲自来送粮食支援自己就什么都不想了,赶紧下马道:“王家主在哪里,本王要好好款待于他。”王氏是彼时有名的大世家,能够让一家之主亲自来为自己送粮食,太子都以为是自己的名望把王家主吸引过来的,原来自己在大世家里面已经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了,太子想到这里一阵飘飘然,却不知道王家主是来阴谋针对他的,如意也没有太多的为太子解释,因为王家主也已经走到了近前。
王家主此时脸色黢黑,只要太子出现在这里就已经注定了王家主的失败,他机关算尽也没想到一直待在并州的太子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特别是看着太子此时一脸的傻相,就知道太子对这里的事一无所知,完全就是巧合,所以才攻破了自己的布局,一次完美的棋局,居然被一个傻子破局,想到这里王家主嘴里跟吃了个苍蝇一样,想笑笑不出来,留给了太子一个丑陋的微笑,虽然王家主此时很想表现出自己输了也会有的坦荡,但如果胜者是一个全局都没有入局的傻子,那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接受。
太子看着对面走来的气度不凡的男子,猜到了这就是王家主,毕竟跟周围衣衫褴褛的灾民相比,王家主的衣着绝对是鹤立鸡群了,所以太子不会认错,只是还不等太子对王家主表现自己的太子气度,王家主就已经行礼道:“太子殿下,不巧王某人家中正好有事,恐怕不能陪同殿下了,我在这里先行告辞了。”
说着就要离开,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待在这里了,走了两步看到了站在前面的如意停下了脚步,王家主自嘲的笑了一下道:“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这一次的失败还真是天注定啊,刚刚我失态了,让你这个小姑娘看笑话了,毕竟没人喜欢这样的失败,明明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败给了天意,对比你之前无惧死亡的样子,我有些不够坦荡了。”
如意这时候没有了生命的危险,心态更加宁静,特别是她理解王家主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因为立场的问题而敌视他,平静的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正如您所言,这只是在世家漫长岁月中的一次小曲折,我相信您一定还有其他的办法,还有,谢谢您给我讲了很多东西,我很受教。”
王家主笑着接受了如意的谢意,之前如意为灾民感谢他,他没有接受,现在却接受了如意单独的谢意,王家主笑着问:“不错,世家和皇帝相处的日子还长的很,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我们也许还有再次相见的机会,你叫什么名字,事情已经结束了我还只知道你姓武。”
如意道:“如意,小女叫如意,武如意。”
王家主愣了一下笑道:“如意?来之前我以为我会赢,所以特别带上了一把玉如意,希望自己真的如意,没想到这里才有真如意,我这个如意终究是个假如意,看来我输的不冤。”说着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如意,递到了如意眼前道:“送你了,就算你的战利品了。”
如意接过了王家主手里的玉如意,王家主也不在言语,上了马车直接就离开了。
随着王家主的离开,世家和皇帝的这次暗斗也算是落下了帷幕,这次暗斗的起因是皇帝想要加强的自己的中央集权,削弱世家对朝堂的影响力,为此开三省设六部,重启科举制,这在世家眼里都是对自己固有权利的侵犯,所以蓄谋已久了一次反击,借着皇帝内有蝗灾外有犯边的内忧外患之机,本来是有胜利的可能,结果是接二连三的意外:先是皇帝为了太子的名声安排太子治理蝗灾,结果太子因为害怕危险停在并州不再动,世家得到消息就想以太子为目标布局对抗皇帝,世家一直以为太子还在地方治灾,按计划引诱灾民聚集,然后再等“太子”粮食不够就引发民变,用民变来逼迫皇帝对世家的压迫,世家此时还不知道“太子”已经成为李治,李治得益于如意的精打细算,一直在苦苦坚持,在去王氏的第一次借粮中偶然发现了王氏就是煽动民变的幕后之人,然后火速告知了皇帝,只是紧迫的时间让如意已经等不到皇帝的救援,所以不得不想办法深入虎穴,冒险从唯一有粮食的王氏手中第二次求粮,经过如意和王氏家主的斗智斗勇,王家主知道了世家的布局已经被皇帝洞悉的情况,并且判断了自己的败局,所以答应了如意的求粮,只是情势又逆转,王家主知悉了太子临阵脱逃的事以及李治冒充太子事,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在给如意送粮食的时候揭开太子和李治的罪责,企图用天下百姓之口来逼迫皇帝对世家的妥协,就在王家主以为胜局已定的时候,没想到情势又又逆转,那个临阵脱逃的太子居然出现在了当场,这就代表了世家的阴谋再次失败,最终,一个从天而降的太子戏剧性的“摆平”了诸多世家和皇帝的暗斗。
至于太子为什么会来这里,因为太子之前得到了皇帝的圣旨,命他必须来到这里跟李治汇合,一起治理蝗灾,说是治理蝗灾,实际就是皇帝为了向世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把太子“送”给王氏,因为皇帝已经知道了世家的阴谋诡计,他可以接受太子的失败,但不能接受太子临阵脱逃,这是为了太子的名声着想,失败的太子依旧可以是太子,但没有了名声的太子是肯定没可能做皇帝的,皇帝为了太子也是用心良苦,只是没想到李治和如意依靠自己的能力把战局拖到了太子从天而降。
其实也不是太子来的巧,按照皇帝圣旨的安排太子早就该到了,但是出于害怕的原因太子一直在拖延,直到没有借口继续拖延才不得不出发,甚至为了自己不再发生意外,太子还把自己的太子龙袍穿了起来,希望路上那些不长眼的山匪路霸看到自己的装束赶紧滚蛋,不要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危险,所以恰好让他赶上了棋局的最后一步,不然就会是皇帝的全盘皆输,他这太子也就做到头了,所以王家主才会感觉自己输的憋屈,天意啊。
两天以后皇帝送来的粮食也到了这里,蝗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太子也可以踏上回长安的路了,回去的时候顺便接上了还在并州的李佑。
回去的路上,李佑仔细询问李治在蝗灾中的作为,毕竟他还想蹭点功劳,太子听到李佑的话也赶紧过来,他之前也想问一下李治,但是拘于自己太子的身份还是不大好意思的,现在有李佑开头,自己就好说话多了,这次蝗灾能够顺利解决,那都是自己的功劳,就连王氏家主听到自己的消息都亲自送粮食过来,这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