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儿子的脑子,先是以为自己可以御使渊盖苏文,结果被渊盖苏文反利用,现在也看不懂自己父皇留给自己的机会,还以为刑部侍郎刘德威是来抓自己的,结果就直接反了。
李佑不但杀掉了皇帝派给自己的长史权万纪,还征发齐州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兵,私自任命自己的手下官职,打开府库大肆行赏,官署亲王一应俱全。
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这么愚蠢,宁愿不要自己给的机会都要造反自己的父亲,只能下诏兵部尚书李绩和刑部侍郎刘德威前往平叛,并且捉拿李佑。
李佑自以为自己和手下可以抵御李绩的平叛,甚至在李绩的兵马还没有到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庆功宴,在宴会上李佑的一名手下名叫燕宏亮,是李佑的舅舅阴弘智给李佑介绍的说是有大志,喜好喝酒吹牛,这时就对李佑说道:“王上不用为什么李绩之流的担心,我左手拿着酒杯,右手拿着刀剑就能把他生擒活捉到王上的脚下。”其实李佑也是这样志大才疏之人,不然也不会想到利用渊盖苏文,但这时候李佑最喜欢听这样的话了,鼓舞士气嘛。
结果李绩的大军还没有到齐州,李佑封地的其他几座州府已经有人开始公然反对李佑的叛变起事,士兵也开始不听从李佑的命令,李佑的公办檄文州县也拒绝跟从,这时候李佑可谓是众叛亲离,并且李佑身在的齐州也开始失控,齐州兵曹杜行敏也带头计划抓捕李佑,身边也是聚拢了很多士兵,这时候李佑开始慌了,因为他已经令不出府邸,李佑看着曾经说是可以左手拿酒右手生擒李绩的燕宏亮,想让他出去对敌,结果仅仅出去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杜行敏斩于刀下,看到这样的情形李佑也是不在坚持,出门投降。
这样李佑的叛变就像一场闹剧一样贻笑大方,平叛大军还没有到达就被自己人平息了,这也算是李佑这个志大才疏皇子搞出的最大的事迹了。
这就是渊盖苏文在收到李佑书信之后所说的王道,并不是自己称王就可以做王,李佑还打算用王的名义诱惑渊盖苏文,所以他的失败是从一开始就决定的。
李绩率众到达之后,李佑及其同党被押解到长安等待皇帝的审问。
在李佑等人被押解到长安之后,李世民特别安排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还有大理寺卿孙福伽等人来调查此事。
大理寺一间牢房内李佑被带了过来,长孙无忌等人开始问话,李佑对于自己暗杀李治,嫁祸太子,意图谋反之事都不否认,被问啥都会做出做出承认,没有喊自己冤枉,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是死路一条,反而洒脱了一些。
问完话长孙无忌等人都走出了牢房,李佑不知道为什么单独被留在了这里,稍等片刻旁边的房间传来了声音,李佑看不见说话的人,但还是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是自己的父皇,自己造反叛变的人。
李世民问:“朕自问还算对得起你这个儿子,你为何要行此事?”
李佑安静的笑着道:“自然是想效仿父皇当年之所为。”
李世民叹气道:“你原来并不是这样的,我曾经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性,容易被小人言语所蛊惑,终究还是招来这样自取灭亡的祸端,你不觉得自己愚蠢吗?”
李佑冷笑道:“父皇何曾知道我真正是什么样子,愚蠢?难道父皇不就是想让我们变得愚蠢吗?除了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您的眼里什么时候还有过其他的儿子?我们的愚蠢不是正好让您不用担心吗?这样太子的位置就会稳如泰山了,哈哈,你敢说这不是您的心里话吗?”
李世民气愤道:“在你心里这就是这样的狭隘之人吗?哪个做父亲的不想自己的儿子才智卓绝,是为龙凤?”
李佑道:“是不是您自己说了不算,只有你的孩子们自己知道,李恪有才华,遇事果敢,有君子气度,可他怎么样了?还不是活得谨小慎微,懦弱胆小,生怕自己不小心掩盖了太子的光辉日后被清算,就算是魏王李泰又怎样,明明看着太子的愚蠢却不得不承认太子的位子,明明自己很优秀,父皇却总是需要顾忌太子的尊严和颜面,别说是儿臣了,你就敢肯定他们的心中没有非分之想吗!”
听到这样的话,李世民更加气愤,他和长孙深知教育孩子们的重要性,不想历史重演,可谓是尽心尽力,现在听李佑说来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心血一文不值,气愤的道:“你,你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忠孝,扰乱齐州,死有余辜。不能做维护国家的人,反而破坏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你违背礼义,抛兄弃父,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愤你以前是朕的儿子,但现在就是国家的敌人,权万纪虽然被你杀死,但他成就了大义,你生是贼臣,死了也是逆子,这样的劣迹我上愧对苍天,下愧对厚土啊。”
李佑这是开始疯狂的大笑道:“我是死有余辜,我是逆臣贼子,可是你又何曾真心的对待过我,对待过我们阴氏一族?我知道因为当年的事你就永远对阴氏心中有芥蒂,而我身上流着阴氏的血,所以你心里永远防备着我上位,你只是把阴氏当做你平衡朝堂的工具,(李佑的外祖父阴世师当年守卫长安,在李渊晋阳起兵后不但杀了李渊的幼子,李世民的弟弟,年仅十四岁的李志云,还派人挖掘了李氏的祖坟暴陋荒野,挫骨扬,后来李渊攻入长安,又杀了阴世师,阴德妃和阴弘智的父亲,所以阴氏和李氏可谓是国仇家恨,但李世民却以阴德妃为四大妃之一)我无仁无义?我抛兄弃父?那父皇当年的所作所为又是何意?父皇对自己的兄弟又何曾手软过?我只是想要效仿父皇而已,成王败寇,仅此罢了,再说了,死有余辜的,不仁不义的,抛兄弃父的逆臣贼子的,父皇怎么敢肯定只有儿臣一人呢?哈哈,哈哈,父皇,您的儿子们还真是像您啊,后边还有好戏等着您!”
李世民本来想把其他人赶出去跟自己的儿子说说心里话,如果李佑认错了也就过去了,可是李佑这几句话下来彻底断了自己的生机,出去以后命令长孙无忌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