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很难。
这样王婠特别选定了李治来凤仪宫看望如意的时机说出了这件事。
此时李治正在带着如意在花园里散心,看到皇后到来也就暂时坐在了一处庭阁。
王婠先是示之以柔弱,说是自己念子心切,所以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并且民间有说法,如果一个女人一直没有生孩子的话,那收养一个孩子就有怀孕的可能。
李治看王婠说的悲切,也算是感受到了王婠的心情,也有了一些同情。
接着王婠说起了朝堂即将到来的议定太子人选的约定,直言道:“皇上现在年纪轻轻,正式年富力强的时候,册立太子实则为时尚早,但是眼下又有朝臣相逼迫。”
王婠这几句话也让李治有了一些共情,他才上位三年,完全还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现在就议定太子人选做储君,的确是为时过早,一点也不自由。
所以王婠说出了自己用李忠就是缓兵之计的想法,如果到时候有更合适的皇子,或者王婠自己有了孩子,王婠这时候看了一眼旁边的如意,非常豁达的道:“或者说到时候皇上有了喜欢的皇子”,李忠作为太子没有什么根基,这是可以更换的。
王婠看了如意一眼,这一眼就给了李治一种新的想法,他也看了如意一眼,的确,如果可以的话,太子之位为什么不可以留给自己喜欢的人生的皇子呢?所以这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如意肚子里的孩子,但现在朝臣对此闹得厉害,那就拿一个李忠来做缓兵之计何尝不可?
李治对此还夸奖皇后思虑的周到。
王婠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也算是说服了李治,然后王婠就知趣的告辞离开,不再“打扰”李治和如意的散心。
只是在转身离开的时候王婠的脸色一阵阴霾,她没想到自己刚刚的一句试探居然会让李治真的心动,所以李治这是真的喜欢武如意了,这样的话,那武如意的孩子更加留不得了,不过这件事需要延后处理。
这样经过王婠的运筹帷幄,也算是伏兵三处,能够应对萧未央挑起的东宫之争,至于结果怎么样,只能等三年国丧期结束后在朝堂上明刀明枪的干一场了。
另一边的萧未央自然也不会闲着,她虽然自度胜券在握,但高阳公主等人的帮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萧氏的代表驸马都尉萧锐和襄城公主也并不是自己的至亲,这都是需要多多走动,甚至是很多大臣都需要她拜访,她要做的事并不比王婠少,她同样在期待这样的一争,胜券在握,那就是她扬眉吐气的时刻。
万事俱备,静待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