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活动都是由其胞妹和泽公主操持。
没想到今年不同,这探春宴竟交由永安郡主办理。
徐夫人在旁瞥了一眼,瞧见那邀请之人的姓名,眉头登时跳了又跳,许久之前不甚愉快的场景她还历历在目。
永安郡主乃康王之女,闺名舒欣。尽管先皇名义上为太后所出,但其父康王才是当今太后最疼爱的儿子,因此对永安郡主格外宠爱。
况且按照辈分来算,这永安郡主得唤太后一声祖母,身份地位自然非同凡响。自打去岁永安郡主入京,便常常伴于太后身侧,更是被留住慈宁宫。
当初,太后想替永安郡主寻个好夫婿,兜兜转转不知为何瞧中了陆廷轩,并在某次官眷相聚的宴席上提出结亲的想法。安国公夫人不愿儿子尚主,委婉推拒,道明已私下商定好钟意人选。太后虽面上略有不快,但也只好叹息作罢。
好在那次宴席是闭门宴,知晓内情的人不多,加之宴席后没多久便传出顾徐两家结亲的消息,徐夫人便没有同徐望泞说这插曲。
左右是他们两家先议亲,即便是天潢贵胄,儿女婚姻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
可眼下这请帖......怎么越看越有种鸿门宴的味道。
徐夫人开口:“宁宁若是不想去,回绝了也无妨。如今以徐家的颓势,去了也是充当他人谈资。”
怎料徐望泞却持不同意见,扬起浅笑说:“娘亲不必担心,这请帖本原可不送,但还是诚心诚意地送上徐府,女儿不去岂不是落人脸面?”
徐望泞边说边暗自盘算。每逢探春宴,京中贵女齐聚。久闻刑部尚书之女林筝侠肝义胆、为人豪爽,且颇具胆识,是大理寺第一位女寺丞。
倘若能与这位林小姐说上几句,得她相助,父兄的案子或许很快明朗。
毕竟锦衣卫专管缉捕审讯,谋逆案事关重大,审讯后应当交由大理寺复核。像父兄这类很大程度上被波及误判的,大理寺会出具释放文书,锦衣卫无权长久扣押。
她不相信,裴俭的手伸得再长,还能长到大理寺去。
所以,这场宴席是居心叵测也好,是别有用心也罢,她非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