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五旬老妇创业记 > 第193章 赞助庙会

第193章 赞助庙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十傍晚,两张大圆桌依次排开,每张桌上的菜都是满满当当分量十足。

秦钰喜欢的大盘鸡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汪汪油光,同样泛着油亮光泽的土豆块冒着丝丝热气,散发着勾人魂魄的香味儿。

旁边一海碗汤碧青、肉紧实的老母鸡汤也不逞多让,散发着诱人的气息等着众人品尝。

除此之外,今年还增添了红烧鱼和炸带鱼。尤其是带鱼,是这两年市场上的新品。胡玉凤在宴席上吃了一次念念不忘,杨秀是个灵巧的,吃了几次就揣摩来了做法,今年照猫画虎炸了吃,果然味道不差。

卤猪蹄、卤猪杂、麻花炒虾、香煎豆腐、猪肉炖粉条、糊辣牛蹄筋、香辣凤爪、把子肉、清炒油麦菜……

一道道菜色只看得众人眼花缭乱,肚子更是咕咕叫嚣。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没有人说扫兴的话,屋外天色昏暗,更显的屋内气氛温馨。

所有人就位,大人们端起酒杯,小孩们端起饮料,在一声“干杯”中一饮而尽。

吃吃喝喝,到最后,男人们凑做一堆,喝酒吹牛,女人们凑做一堆,聊着闲话。

孩子们也分了堆。

最小的小孩秦树已经十一岁了,早过了招猫逗狗的年纪,这会儿见父母都忙着,便热情邀请秦柱、秦森、秦钰打扑克。

这几年,秦森和兄弟姐妹们相处的不咸不淡。他来这家里已经7年了,秦刚离开家也已经8年了。八年的时光,让秦树和秦柱两兄弟已经快想不起亲堂弟秦刚的模样,小时候的意气之争现在提起也是抹不去的黑历史。

年龄最大的秦芳已经十八了,不上学的这些年留在家帮着母亲做饭操持家务,早成了踏实稳重的大姑娘,这会儿便领着年龄相近的秦倩和秦玲,拿着丝线研究新花样。

在这个时代,姑娘一过十七八,就有媒人上门问话。秦芳的好几个同学都出嫁了,秦芳也知道自己可能在家里留不长了,开始和母亲一起着手准备嫁妆。

好巧不巧刘荣也说起秦芳的婚事。虽然她和李兰花不对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三个孩子人家教得好,正好她有一个外甥年过二十还没对象,秦芳性格贤淑,配着就刚刚好。

她觉得合适,李兰花却只有厌恶。刘荣姐妹几个是出了名的泼辣疯癫,她有多想不开才会把闺女嫁过去。眼里的不喜转瞬即逝,再抬头已是笑语盈盈:“我们家大小事情都握在他爹手里,我问过他爹给你见话。”

刘荣哪里不知这是推脱话,刚想直接问秦文正,胡玉凤却截住话头:“正月里不说亲,好事不怕晚,等过了正月再说。”

洋县还真有这个传统,刘荣只好偃旗息鼓。

“说起来,前两天还有人托我给李春生说媒呢。”陈秀莲忙把话题转到其他人身上去。

她一开口,胡玉凤就注意着秦芳的表情,果然听到李春生的名字,秦芳的脸色一瞬间的紧绷,胡玉凤也拿不住她俩有没有继续好。最好崩了吧,那家的条件,别说是秦文正,那个真心疼姑娘的怕都不能答应。

说说笑笑到十二点,杨秀端来一盆肋条骨,众人一人一根沾着蒜水吃过,这年就算过去了。

……

正月初七,许久不见的苟支书乐呵呵上门,看着他那谄媚的表情,胡玉凤心里咯噔一跳。

果然,这人一开口,就是化缘。

“大妹子啊,咱们村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这都是托你的福,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我们看着也高兴。你是不知道,其他村羡慕的就差给祖先跪下了,可谁让他们村没出像你这样的人才呢……”

胡玉凤:……

“行啦行啦,别给我戴高帽啦,再这么夸我该晕乎着找不着北了,咱谁不知道谁,你有事儿就说事儿吧。”

苟支书笑容一顿,神色严肃:“你看你说的,我这是夸吗,我这说的句句属实啊。”

路过的秦文礼被他一把抓住:“文礼啊,咱可都是党员,党员可从不说瞎话你说是不?”

文礼哭笑不得:“叔啊,我这才积极分子呢算啥党员。”

“嘿,积极分子怎么不算呢,一切向党组织靠拢的都是好同志……”

“行啦,快说正事儿,我还忙着呢。”胡玉凤打断他的胡搅蛮缠。

苟支书挠挠头,一张脸笑得灿烂:“是这样,这不咱们村日子好了嘛,我们几个就商量着正月十二组织一场庙会,那会儿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正好有功夫看戏乐呵。”

胡玉凤诧异:“这是好事儿啊,你干啥遮遮掩掩的,哦,你是上门收钱不好意思?这有啥,按人头还是按户?”

小沟村上次过庙会都能追溯到十年前了,所以他一开口胡玉凤还有些惊喜。这年头农村也没有其他的娱乐,庙会就是村里最大的也最受群众欢迎的娱乐活动了。

而且庙会的受众人群不止是本村,附近的村子也会成群结队来凑热闹,是个给本村增加人气的好机会。

一般村子过庙会,家家户户都是要出钱的,一家也不多,二三十块,村上会对出钱赞助的人进行红榜公示。胡玉凤倒不是在乎上榜,就是想为老家这份热闹集会出一份力。

这么想着就准备掏钱。

苟支书赶紧拦住她:“先不急,是这样啊,你们家是咱村最有出息的人家了,那肯定不能跟其他人家一样,所以这个……”

“多少?”老苟这人啥都好,就是说话嘘嘘绕绕太多。

苟支书伸出一个指头。

胡玉凤试探:“100?”

苟支书摇头:“一天……”

见胡玉凤的小眼睛看着他,苟支书莫名有些底气不足道:“我们算了一下,所有赞助钱只能够请四天的,就想着你能不能赞助一天?”说着又歪头比出个“1”。

这要是个小孩子做出这动作表情,高低地夸一句又萌又可爱,老头的话,只能说辣眼睛。

“你老实说,是不是已经联系好戏班子了?”胡玉凤深吸一口气。

“还没,就是问了价格。你知道清塬秦剧团吧,准备请他们!”

胡玉凤当然知道,清塬人就没几个不知道的,甚至剧团里的名角叫啥名、是哪人、年芳几岁他们都清清楚楚。

“那不便宜吧?一天得多少钱?”

苟支书又比出个“耶”,胡玉凤懂了,两百不够,那就是两千。

果然苟支书点头如捣蒜。

胡玉凤略一思索,没直接给准信,而是说要和家里合计合计。

……

苟支书前脚走,后脚两个孩子就凑了上来,一左一右围着胡玉凤:“奶,村子里要唱戏吗?”

胡玉凤笑着点头:“是,要唱戏呢。”

胡玉凤和苟支书说话没收着声,秦钰听得清清楚楚,这会儿晃着奶奶胳膊道:“奶,两千好多呀,真要出的话我把我的压岁钱给你吧,能补一点是一点。”

胡玉凤怜爱地看着比她还冒一头的小姑娘,笑道:“家里有钱,哪里就用的上你们小孩子家家操心啦。”

吃过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要不要赞助。

让胡玉凤没想到的是,除了她和杨秀,所有人都同意赞助。

秦生田激动道:“天爷呀,咱家还有这一天,老祖宗要知道脸上都有光了,赞助,一定得赞助,我给钱。”

说着就跑回他屋里翻钱去了。

秦文礼也摩拳擦掌:“是个打响厂子名声的好机会,到时候赞助用厂子的名义,我和村上谈,让给咱个好地段,搭个展示棚。”

老太太更不消说,最爱看戏却苦于没机会,这会儿也颤颤巍巍掏钱要赞助。

胡玉凤和杨秀大眼瞪小眼,难道只有她们婆媳俩心疼花出去的两千元?

不一会儿,秦生田捧着个钱袋子献宝般地凑到秦文礼跟前,咧着一口牙笑道。

“文礼,你帮着数数这是多少钱……

这沓子钱有新有旧,有些纸币的一角还有道道的折痕,显然是被人细心捋平整过,按照面额大小排的整整齐齐被一根红皮筋扎着,秦文礼不由郑重接过。

仔细数了两遍,都是460.2元。

秦生田笑得乐开花,接过钱爱惜地捋了捋,还是递给老婆:“给你!”

钱是递过去了,眼睛却黏在钱上拔不出来。

秦钰和秦树也各自捧着压岁钱献上来:“奶奶,我们一人是110,都给您。”

这边老太太的钱秦文礼也清点清楚了,一共是1300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所有目光顿时都落在隐藏富户老太太身上,秦生田更是惊讶的问出声:“妈,你咋这么多钱?”

“就是逢年过节你们给的,我又没地方花,这不全攒着呢。”

秦生田嫉妒的泪水都要下来了,一样是老人,咋老太太能攒这么多钱。

看着这一堆钱,胡玉凤心里却犯起了难。她觉得文礼的提议很好,就打算用厂子的名义赞助的,可家里这一个个兴致冲冲的样子,只怕拦着不让他们花也不乐意。

秦文礼看出母亲面上的难色,灵机一动道:“妈,要不咱们各赞助各的?”

见大家都看过来,秦文礼清了清嗓子道:“厂子里的赞助不变,我奶和我爹他们可以以个人名义再赞助一天,不过也不能白赞助,让庙上给我爷和先祖们做场法事怎么样?”

胡玉凤还没说什么,秦生田就先拍手叫好:“好,这个好,就这么办……”

老太太不由想起早逝的丈夫,又忍不住泪湿眼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