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古穿今后嫁给霸总冲喜了 > 第31章 见面

第31章 见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手房东,押一付一,可短租。”

“三室两厅一厨一卫,洋房带电梯。”

“青年公寓,1室1厅1卫,近地铁口。”

叶云樵盯着屏幕上五花八门的出租广告,眉头皱成了一团,最后长叹一声,无力地闭上双眼。

他遭遇了穿越到现代后的最大危机——

真的看不懂!

这些租房的专业术语像天书一样,他一点都看不懂。

为什么现代租房这么麻烦?

“小叶,要租房啊?”冯康平手里拎着一袋薯片路过,一不小心瞥见叶云樵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忍不住好奇地凑了过来。

“谢谢冯哥。”叶云樵接过冯康平递过来的薯片,一边嚼着,一边揉着些发疼的太阳穴,“对,是打算找个房子。”

“我支持你!”冯康平对他换房子这件事颇为赞同,“早就觉得你住那地方,每天上班太折腾了。”

这有钱人也是有自己的烦恼,还不如他这老破小。

不过。

“就,你们还需要租房吗?”他拿起一块薯片,在嘴里琢磨了两下,看秦总那身家也不像是要租房的样子啊。

不应该是全国各地,随时随地有自己的房子吗?

房产证堆起来老高一摞,平地能砸死人的那种。

“你们家那位不管啊?”

“嗯……”叶云樵被问得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借口,“我和他……”

停顿半响,他还是没说自己跟秦知悯这场有名无实的婚姻,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

“我先看看。”他最终含含糊糊地应答。

正说着,黄芮抱着一叠文件推开办公室的门,脚步拖沓,神情疲惫。

“冯哥,叶哥。”她声音有气无力,仿佛下一秒就要瘫倒在地。

冯康平抬起头,看她恹恹的模样,调侃道:“怎么了?看你这模样,跟刚打完一场硬仗似的。”

“哪有什么硬仗……”黄芮叹了口气,将文件啪地一声放在桌上,语气里透着满满的无奈和几分恼怒,“不是快到冬季拍卖会了吗?刚刚收到消息,拍卖行征集到了一件瑞士藏家收藏的楚朝百乳雷文爵。”

“百乳雷文爵?”冯康平一愣,显然对这个名字很熟悉,连叶云樵也停下了鼠标,抬眼看向她。

黄芮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拔高了几分:“你们知道那藏家说什么吗?他说这玩意儿是家传的!”

“家传?”冯康平有些好笑,扬起眉毛,等她继续说下去。

“对,家传!”黄芮冷笑着哼了一声,“他们那地方离我们国家隔着大半个地球,哪里来的家传?他们的祖宗十八代恐怕连楚朝都没听过!”

冯康平倒是适应良好:“见怪不怪了。上回出国访问的时候,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跟我介绍,说某件青铜器是他们的‘镇馆之宝’。言辞之高傲啊,跟从他们家祖坟里挖出来似的。”

“呸!”黄芮气得脸都红了,“抢来的东西也配称为'镇馆之宝’?要脸吗!”

“气归气,冷静点,”冯康平摆摆手,示意她先别炸毛,“那件百乳雷文爵你觉得水平如何?”

“顶级。”黄芮叹了口气,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又蔫了下去。她随手捏了几片冯康平桌上的薯片塞进嘴里,“工艺精美,保存完整,毫无疑问是难得的珍品。”

“可惜啊……我们这边忙着做文物回归展,那边把我们的国宝一件一件地高价拍卖。倒卖文物的商人挣得盆满钵满,可我们只能干瞪眼。”

她看着那份文物回归展的策划案,自嘲地笑了笑。

当文物成为投资者获利的工具,谁会记得,谁会在乎,那些文物的故乡和来处呢?

黄芮离开后,冯康平翻了翻文件,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抬头问道:

“你以前住的房子呢?”

“嗯?”叶云樵显然有些疑惑,抬眼看冯康平。

见他不解,冯康平继续说道:“你不是有自己的房子吗?之前不是听说过你在城里还有个地方住?”

叶云樵一愣,刚想追问自己什么时候有房子,却忽然灵感乍现。

他脑海里闪过某个模糊的记忆。

“他”确实有一间房子。

-

下班后,叶云樵沿着导航提示,来到了这处僻静的住所。

这是一座老旧的小楼,周围的环境虽然有些陈旧,却安静得令人心生安宁。

门前的树随风摇曳,枯叶被微风吹动,发出簌簌的声响,散落在青石板的小路上。

叶云樵抬头望向二楼的窗户。

他知道这座房子的位置,却从未踏足过这里。

在潜意识里,他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间房子,以及原来的“叶云樵”。

他没有那个人的记忆,不知道他有过怎样的生活,他对他所有的了解都是来自旁人只言片语的描述。

有人说他大公无私,有人称赞他满怀赤诚、拳拳报国之心。

但叶云樵很清楚,这些赞美都属于另一个已经离开的人。

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下班了吗?我来接你?”电话那段传来秦知悯的声音。

“好。”叶云樵应了一声,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我现在不在博物馆……”他报出了当前的地址。

挂断电话,他收起手机,从这简短的通话中莫名汲取到了一些力量。他迈步走进这栋老楼,拾阶而上,来到房门前。

他抬起手刚想开门,却突然想起遗忘掉的关键——钥匙。

那把属于原来“叶云樵”的钥匙,早已随着车祸不知所踪。

就在这时,旁边的房门忽然吱呀一声打开。

“樵樵!”隔壁的一位阿婆探出头,眼睛一眯便认出了他,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惊喜,“哎哟,你可算回来了!”

阿婆的声音里充满激动,就像见到了许久未归的亲人。她赶紧走上前,拉住他的手上下打量,笑得合不拢嘴。

叶云樵愣了一下,随即回以一抹温和的笑:“对,回来了。”

“好长时间没看见你,我还以为你搬走了,怎么都不跟阿婆说一声呀?”

阿婆抓着他的手,仔细看了又看,看见他比之前又消瘦了不少,忍不住心疼地叹气:“你看,都瘦成这样了,是不是日子过的不好啊?。”

“之前遇见了一些事,有些忙,就一直没回来。”叶云樵笑笑,轻描淡写地解释,生怕让她担心。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阿婆连声说道,拉着他的手不松开,“在门外站着干嘛呀?怎么不进去?”

“钥匙不小心弄丢了。”

阿婆拍拍他的手:“你忘啦?我有的呀。”

她立刻转身去拿叶云樵之前存放在他这里的备用钥匙。

过了一会,她将一把旧钥匙塞在他手中,像是将什么责任交到他的手里。

“去吧去吧。”

叶云樵握着钥匙,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他把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时,锁芯发出一声轻响,犹如旧日时光被缓缓开启。

门开了。

这是间两室一厅的房子。

陈设简单,灰尘在空气中浮动,光影交错,落在被蒙尘的家具上。

所有物品都沉默地伫立在原地,像是等待着再也不会归来的主人。

叶云樵站在门口,迟疑片刻后,轻轻迈步,小心翼翼地踏入房间。

映入眼帘的是床头柜上的一张合照。

照片上的叶勋,神色矜持而温和,挂着一抹含蓄的笑意。而他身旁的叶云樵——或者说,那个原本属于这个世界的“叶云樵”,正扬起一张阳光明媚的笑脸,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的肆意飞扬。

他一只手揽着父亲的肩膀,另一只手像翅膀一样向外张开。

那画面中的少年隔着时光,向远道而来的他打了一声招呼。

他喉间微动,轻声回应:“你好。”

声音很轻,却像是一声久别重逢的问候,落在寂静的房子里。

从照片移开视线,他环顾四周,目光停在靠墙的书架上。

那是一个老旧的书架,木制隔板因书籍的重量微微弯曲,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书。书脊的字样清晰可辨,几乎全是与考古、艺术和文物研究有关的书籍。

目光一路向下,落在桌面上。

桌上陈列着许多文件,按类别规整归类。几份显得格外重要的文件单独放在一边,旁边贴满了便利贴:

二月七日:文物到关

四月九日: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文物

六月十九日:文物移交手续

七月二十七日:文物捐赠仪式

笔迹清晰工整,每一个日期都承载着周密的计划和沉甸甸的期待。而在这些文件最上方,一张文物捐赠协议被笔压着。

协议的落款处,签着一个名字:叶云樵。

时间与文件交织成一条清晰的轨迹,串联起一个人为让文物回归故土付出的所有努力。

叶云樵伸手轻轻拿起那份协议,指尖触及纸张的一刻,恍惚间,耳边仿佛响起一道清亮的少年声音:

“父亲,为什么我们要花那么多钱买它呢?”

“祖国?祖国是什么?”

“这些文物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呀?”

“它们也很想家吧。”

片刻停顿后,声音变得成熟坚定:

“百年流浪,万山难越,我带你们回家。”

叶云樵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将协议轻放回原处。

然而,就在他的目光不经意落在另一份文件时,神色骤然一变。

过去与现在在这一刻交汇,仿佛是另一位“叶云樵”留下的嘱托,又像是一份无声的邀请,邀请他继续走完未竟的路。

半晌,叶云樵锁上门,转身对守在门外的阿婆认真道别:

“阿婆,我搬家了,以后可能不会常常来这里。”

阿婆一怔,眼中有些不舍,却笑着拍拍他的手:“我早就知道你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去吧!”

“但无论再忙,也一定要好好吃饭,身体健健康康的,知道吗?”

叶云樵笑着应到:“知道了,阿婆,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他随后下楼,秦知悯已经开着车在道路对面等候。

叶云樵走出后,转身最后回望这栋老旧的房子,将话在心底道出:

“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会替你完成未竟的志向,我会用你的人生来守护你在意的东西。”

“还有,我会找到你死亡的真相。”

在“叶云樵”的房子里,他看到了另一份协议。

那是一份文物买卖合同,内容清楚地列明了文物的买卖细则。而其中,签署方杜荣的名字,赫然在目。

合同的签名处,“叶云樵”没有落笔,只用黑色签字笔在空白处写下了两个字:

“做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