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喜欢不喜欢[校园] > 第48章 喜欢不喜欢

第48章 喜欢不喜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业季,分手季,不是毫无道理的。

两个原本互相喜欢的人,会因为彼此学校,未来规划的不同,而选择分开。

她不是不相信他,她只是太不确定。

也明白,一切事情的走向,都不一定按照想象中美好的轨道发展。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周晏如要选择什么,她不会阻止,只是顺其自然。

他是他,属于他自己。

与之相对的,她一定会用力珍惜当下所有的瞬间。

因为人能够确定把握的东西实在太少,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曾经笃信的一切都化为灰飞。

......

周晏如是个情绪浓重且格外理想化的人,这点与孟阮格外不同。孟阮认为,她只是简单道出事实规律,周晏如却不这么觉得。

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就应该在一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悲观的觉得两个人会走得不远。

如果不是不够信任他,不够信任他们之间的感情,她怎么会这么想?

周晏如感到有一种挫败感,从心底冒上来,犹如寒气一般,把他整个人冻得彻底。

他扯了扯唇,低嘲,问:“孟阮,你是不是,也没那么喜欢我。”

孟阮慌了,不知道为什么,泪水一下就涌了出来,她喉咙艰涩,说,“喜欢的。”

“如果你真的像我喜欢你那样喜欢我,又怎么潜意识就是觉得我们要分开?”周晏如近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的,他的腮颊紧紧鼓起,额角隐隐约约暴起青筋,他停顿了一会儿,压抑着内心的情绪,最后轻轻的说了句,“我就从来不会这样想。”

他说得那样轻,却如同一道惊雷,劈开孟阮的神经,带来一阵阵钻心的痛楚。

她怎么会那样想呢?这对周晏如来说,又是多大的伤害。

她就像是躲在黑屋子里的人,看着别人热闹的生活,却永远不敢出门,害怕灼热的阳光将她刺伤。屋前的人来来往往,来了又散。她习惯这样的节奏,可又幻想着,能不能也有那样一个人会出现,牵起自己的手走向人群,为她驱散那点黑暗中的孤独。

终于有一天,有人停下来,愿意陪着她。

可她又难以自控地想,他只是暂时驻足,不会长久的陪着她。

那天的孟阮,深刻感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一件事情。

她伤害了一个人。

难以磨灭的。

两个人也不算吵架,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能够轻松的玩笑。五四表演过后,高考犹如一座大山,矗立在每一个的心头。

来不及整理现实的情绪,每一科老师都语重心长、苦口婆娑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六月高考,学长学姐毕业之后,他们就是下一届的高三。

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下课之后打闹玩笑,放学回家打游戏,而是要,把全部、所有的心思都放到高考上面。

无论是喜欢的人,还是朋友,家人.....都要排在后面,高考优先。

每一年都会有不少因为受不了重压出现心理问题的高三生,而现在,高三还没开始,周晏如已经感觉身在其中了。

每一次成绩下来,按照惯例,他会给孟阮发一份成绩照片,而孟阮也会发给他一份。

如果说高一时候两人的成绩差距并不明显,那么高二快结束,两人的成绩已经拉开很大差距了。

看着孟阮发过来的成绩条,周晏如沉默的盯了好一会儿,迟迟没有把自己的成绩发过去。

他按灭了手机,打开书桌上的台灯,翻开习题册,再度刷起题来。

周晏如眉眼低垂,周身气压低沉。

他总是不断回想孟阮白天所说的话。

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差劲了,她会觉得,有一天,自己会追不上她,到时候,两人也是分手的结局。

当时的他言之凿凿,觉得爱能抵万难,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也忽略了,孟阮自身的不安全感。

是他的错。

他应该变得更好点,努力追上她的脚步,和她考上一个大学。

他不信,他们的毕业季会是分开的结局。

想通之后,周晏如仿若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不再关注那些莫名的情绪,好好提升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孟阮以为周晏如在生她的气,因为第二天早上,他并未和她同路。他起得很早,六点半都已经到教室了。

她到的稍微晚了点,六点五十,班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周晏如在很认真的写卷子,教室里人进进出出的声音,也没干扰他半分。

她隐约感觉周晏如哪里不一样了,可又说不出来。

坐回位置,她本想去接水,抬起杯子,是重的,里面已经装满了水。

还比较热。

一旁李相宜注意到她的动作,告诉她:“是周晏如帮你接的,他来得还挺早,一早就帮你接水。”

孟阮哦了一声,余光瞥向周晏如的位置,见他毫无所觉,依旧埋着头。她不动声色的弯了下唇。

他也没有跟她生气。

但是,消息界面依旧是空空荡荡的。

孟阮不免有些落寞,是没看到吗?

是过了好几天,孟阮才看见周晏如发来的成绩单,他这次考得不算特别差,只是与她对比之下,显得他考得不太好。

紧随而来的,是周晏如的一条消息。

——不要怕,我会努力和你考到一个大学。

真的出现这样一个人,要陪在她这样木讷无趣的人身边。

不需要她迈出黑屋子,而是朝着她走来。

那一瞬间,孟阮说不出什么感受,眼眶骤然湿润了。

她动了动手指,在上面打下一句话。

——好,我们一起努力,上一个大学。

-

随着六月高考的结束,高三毕业离开学校,他们成为了新一届的高三。

这个暑假并不放假,学校要补课,暑假结束,所有的课程都结束。等到开学再来,正式进入高三复习。

学校大部分的活动高三都不参与,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为了方便高三同学吃饭,放学时间比其他年级早了十分钟。

一开学,位置就做了一个大调整,选位置的时候,周晏如选到了孟阮的后面一排。

他们有更多时间接触,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各自查漏补缺。孟阮有意帮周晏如提升,她对周晏如说,“如果你有不会的问题,问我就好。”

于是下课后,偶尔周晏如遇到难题,他就轻轻踢一下孟阮的板凳。刚开始他还比较规矩,只是踢一下,等她过会儿转过头来。

可后来,他就不怎么规矩了,有时候会隔一秒踢一下。孟阮的椅子都被他踢得挪动了,她忍耐着脾气,转过头来。周晏如这会儿坐姿端正,态度十分诚恳客气,“可以给我讲一道题吗?”

孟阮在看到他的那一刻,被人打扰的情绪已经消了。但她刻意绷直唇角,板着脸,故意不说话,以此来吓唬周晏如。

直到周晏如扯着她的衣袖,脸上还带着几分讨饶的笑意。孟阮的嘴角松了下来,她装作很严肃的模样说,“知道错了吗?”

“错了。”周晏如认错态度非常良好。

孟阮觉得他这模样乖得不得了,没忍住,轻轻上扬了下唇角。

就这么,几个月就过去了。

大部分同学都进入了高三的状态,不像以前那样下课后嬉戏打闹。但是成绩也不见得有什么提升。有的反而不升反降,带来的沮丧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陈康根据这几次成绩结果做了一个总结:“在这学期,同学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不过有些同学的成绩有进步,有的同学下滑很严重,遇到这种情况,要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努力错了方向,学习方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他老生常谈地说着,“还是那句话,不要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为什么别人努力了成绩提高了,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问问别人怎么复习的呢?”

......

其实陈康说这些本意也是想让那些成绩下降的同学不要努力错方向,可是根据单一的成绩结果而判断是否努力,很容易陷入“不够努力”的困境当中。就好像,所有考得差的人都是因为在“假努力”,或者根本没有努力,努力得不对。

进而不断对自己进行苛责,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的错。

只是那时候,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对。

高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太重要了。取得一个好结果,就是全部;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无论你曾经为此做出了多大的努力,都不会有人看到。

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有天下午,孟阮他们吃完饭回到教室,看到文艺委员坐在位置上面哭,她低垂着眉眼,一边擦眼泪,另一只手仍旧固执的写着题。

这样的场景见怪不怪,对于高三生来说,因为压力太大情绪崩溃甚至休学回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要自己整理好所有情绪,走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孟阮回到位置,写了一会儿题冷静情绪。可心里却乱乱的,有点儿提不起心思,她往身后看了一眼,周晏如和蒋序都不在位置上面,也不知道去干嘛了。

过了没多久,周晏如和蒋序从后门进来,手里提了一袋吃的。

孟阮看着他:“你买这么多面包干嘛?”

周晏如口吻随意,“超市打折,不买白不买。”

孟阮哦了一声,想回过头。

“喂。”周晏如突然喊了一声,略带着笑意,“我说什么你都信啊?”

孟阮纳闷的抿了下唇,心想,这有什么不值得信的。骗她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啊。

周晏如眉眼一抬,看着她茫然的模样,心里不免一动。他嘴角扬起来,神情生动至极,“不是早上说饿?当然是特意给你买的,怎么是打折的?再说,从高一到高三,我们学校超市打过折吗?”

孟阮表情好像冻住了一样,也不知道作何反应。

他忍不住乐,趁机调侃说,“怎么蠢蠢的。”

孟阮面对这样的好还有些无所适从,她挠了挠脸,声音轻弱,不自在地说,“我就随口一说。”

周晏如很幼稚的哼唧一声,“那又怎么样?”说到这里,他表情转瞬变得凶狠,“别以为这么说就可以不吃,给我吃完!!一个都不许剩!!”

孟阮哦了一声,随后她又忍不住翘起唇角,商量道,“那我们一起吃,好不好?”

周晏如用力抿了下唇,眼眸却是带着星点的光:“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