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种田带崽日常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一早,崔晚就带着崔小小到了徐家。到的时候徐家大门开着,姚良玉和徐老爹正背着手站在门口看枇杷树上的人摘枇杷,树下还围了几个小孩子嚷嚷着要吃枇杷。

“吃什么吃,小心渣子掉眼睛里去有你们哭的。”刘凤接过树上递下来的篮子,转身几个孩子就围上来没好气的骂道。

“阿奶,枇杷。”

“阿奶。”男孩女孩叽叽喳喳的喊着刘凤,看那模样是馋狠了枇杷。

“去洗了吃。”刘凤把篮子递给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带弟弟妹妹去院里洗。”

为首的嗷了一声,接过篮子就往屋里冲,其他的见状也急哄哄地追了进去。

“这群皮猴子,平时又不是没给他们吃。”姚良玉摇摇头,这几个都是徐家小辈,自从枇杷黄了开始,她不时会摘下来给他们吃,没想到还是那么馋。

“可不是。”

“阿嬷,阿爹,婶子。”崔晚出声打了个招呼,崔小小也跟在后面招呼了人。

见到崔晚来,姚良玉笑眯眯的朝她们招招手:“来了,快来帮忙。”

崔晚今日要来,早些时候姚良玉就和她说过,她对此没什么意见,毕竟枇杷是自家的,熟了不及时摘下来也会被鸟儿糟蹋,还不如顺了自家婆婆的心思。遂刘凤脸上的笑就没有下去过:“正愁一会熬枇杷膏没人搭把手,这不就来了。”

“那敢情好,婶子可不要嫌弃我笨手笨脚。”崔晚没熬过枇杷膏,听到刘凤这样说不仅开始担忧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这怎么会。”

“娘。”这时树上摘枇杷的人喊了一声,刘凤连忙转身过去接放下来的篮子。

枇杷在乡下不是什么稀罕物,好多人家家里都种了有,但像徐家门口这棵这么大的枇杷树不常见。青绿枝头挂着一串串枇杷,黄里透红看着就甜。因此听说徐家人摘枇杷,平日聚在村口的几个老妇人都跑来看热闹。

“这枇杷可真水灵。”

“结的真好,我家的可没有那么大。”几个老妇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姚良玉闻言提起篮子过去:“这可不,天天浇水施肥能不水灵,你们都尝尝。”

“哎呦,可真大。”篮子里的枇杷足足有鸡蛋大小,几个老妇人喜滋滋的各自拿了一个,她们也不贪多,回头吃了肉留个种子自家种就成。

“黄澄澄的,吃起来肯定甜。”又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

姚良玉抬头望过去,对方正是村另一头的赵老嬷,她们家是出了名的爱占便宜,真让她拿,这篮子里的枇杷可得少一半。姚良玉翻了个白眼,篮子一收避开了对方伸过来的手。刚好这会阿桔从路那头过来,姚良玉连声说:“阿桔,来,你娘一会要熬枇杷膏,你和崔丫头进屋先去剥枇杷。”

“好,这就来。”阿桔加快步子接过姚良玉手里的篮子。

赵老嬷见阿桔拎着篮子进了院子,鼻子冷声一哼,可那边树上的人又递了一篮子枇杷下来,她一下子就冲上去,刘凤来不及避开就被拿走了一串枇杷,上面足足有九个大枇杷:“哎哟,谢了,谢了,不拿了不拿了,就这一串足够了。”

一番自说自话气的刘凤直上火:“你这老东西谁给你了。”一个箭步上前就要去抢枇杷,“不要脸的,吃了也不怕烂心肠。”

“你个老娼妇,谁稀罕这腌臜玩意。”赵老嬷没料到刘凤这么不给脸,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都要把东西抢回去。眼见着九个枇杷被抢回去四个,气恼的把剩下几个往地上一摔,枇杷滚在地上破开口子沾上泥土是彻底没法子吃了。

“赵老太婆,你个烂肝烂肺的娼货。”姚良玉登时就怒了,袖子一挽就往赵老嬷冲过去。

姚良玉气势汹汹,赵老嬷一下子就怕了,刚才她一时气急忘了这是徐家,徐文才是杏源村的村长,还有那边变了脸色的徐老爹,这时树上摘枇杷的人也下来了,正是姚良玉的三孙子,长得人高马大,那黑着脸的架势也足够吓人。

“哎哟,村长一家欺负人了,快来人啊!打死人了!”赵老嬷干脆往地上一坐,胳膊腿乱蹬乱挥,一时间围观的人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徐老爹和徐清脸色难看,可他们是男人,对方又一大把岁数不好做什么。姚良玉就管不着那么多了,抄起门口的扫帚就打过去:“欺负人?打死人?今天老娘就要坐实了。”

眼瞅着扫帚打过来,赵老嬷动作从来没有那么灵活,翻爬起身就往人群里钻。

“呸,老虔婆,有本事别跑!”姚良玉指着骂,可惜赵老嬷是往人群里钻,打过去怕伤了旁人。

“你有本事来追。”赵老嬷回了一嘴,见那些个老婆子作出让开道的架势,吓得脖子一缩,转身就往小路跑了去。

“呸!”姚良玉胸口起伏,“老东西。”

“娘,不气了,不气了。”今天徐文才不在,见姚良玉气红了脸,刘凤生怕她有个好歹,“阿桔,崔姑娘快来搭把手。”

刚才吵架的动静大,屋里几个吃枇杷的孩子都跑出来看,阿桔和崔晚也出来了,两人都挽了袖子,要是刚才打起来,她们肯定要上去帮忙揍赵老嬷几下子。

“是那个赵娃子的曾祖母。”门后面年纪大的孩子说。

“赵娃子,哼。”其中一个孩子看了一眼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姚良玉的曾孙和侄孙,大的十一岁,小的六岁,“我们人多,走,去打他。”

“行,打赵娃子,叫他曾祖母欺负我们曾祖母。”

“走。”七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乌泱泱地跑出去,因着急着要去报仇,撒开了脚丫跑,等刘凤喊他们的时候人已经跑不见了。

“阿嬷,婶子”崔晚听到了孩子们之间的话,生怕他们吃亏,不由得担心起来:“他们会不会?”

刘凤和姚良玉无所谓的说:“孩子们玩闹,不管他们。”

“枇杷摘的差不多了,走,进院子剥枇杷去。”

一棵枇杷树足足摘了五篮子的枇杷,留了一篮子果子吃新鲜的,其余的都剥了皮熬枇杷膏。晚些时候几个孩子偷偷摸摸的回来,姚良玉看见拿起两串枇杷放在窗台上:“过来吃枇杷。”

“来了阿嬷。”几个孩子一拥而来。

几个大人趁机上下打量,除了身上衣服有点脏别处都看不出异样,就知道没吃亏:“还有一会就吃饭,就在屋里待着。”

“知道了。”枇杷香甜,几个孩子各自分了两个,蹲在屋檐下吃的满脸水光。

另一边赵家,赵娃子今年不过十二岁,看起来人瘦巴巴的,今天他去山里掏鸟蛋,谁料刚从山里出来就被徐家那几个围着打。照说他年纪比徐家那些孩子都大,可架不住对方人多,下黑手又狠,疼得他一撅一拐走不动道。

到家的时候赵老嬷正在院里洗衣服,嘴里还不停骂人,见到赵娃子这副模样当即火大:“你这小瘪犊子又去哪里混了,这副模样过来老娘不打死你。”

“谁知道徐家那几个孙子突然冒出来,他们人多我哪里打得过。”赵娃子也气,徐家在杏源村虽然不是大姓,可徐家有个做村长的,村里人平日鲜少得罪他们,就连这群半大的孩子都知道避着他们走,可没想到今天他们找上门来,“要不是他们人多,吃亏的不一定是我。”

听赵娃子这样说,赵老嬷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曾孙子遭罪是为了什么,登时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徐家那群狗屁倒灶的,迟早断子绝孙。”不过真叫赵老嬷骂上门她又是不敢的,今天才得罪了姚良玉,要是骂上门,以后少不得和徐文才打交道,到时候给自己家穿小鞋才麻烦。

赵家这边发生的事徐家不知道,青瓦烟囱升起炊烟,崔晚手里提着个竹筒和一串枇杷走在乡野小道上,崔小小手里捏了个枇杷一边吃,一边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今天帮忙剥枇杷的时候就吃了不少,走的时候刘凤和姚良玉非要母女俩再拿些回去。崔晚推脱不得只好拿了一串,出门的时候刘凤又装了一竹筒枇杷膏叫崔晚拿回去,如今盛夏燥热,无事的时候喝上一碗枇杷膏兑水最是舒服。

清早暑热还没有上来,山间鸟叫声起伏,最近天太热了,鸟儿午时的时候都倦怠叫。

山里头崔晚一手抓住树枝,脚一蹬力就爬上山坡,站稳后才伸手去拉崔小小。连着几日在家里搭棚子,已经好久没有进山。

不远处的林子里哗啦啦水声,娘俩背篓里篮子里装的都是草药和野菜菌子,随着水声越发响,一条山溪出现在眼前。上次捡到灵芝的时候还从这里抓了鱼回去,崔晚夜里烧火烤来吃,味道格外的香。今天本计划来找灵芝,顺带打算再抓几条鱼回去,如今熬了猪油又有辣椒,煮锅辣椒鱼来吃想必味美。

“小小,你在这等娘亲。”在山下的时候崔晚就砍了几个竹筒,放下背篓和篮子后就拿着竹筒往山溪走去。

山溪里的小鱼儿不大,一指两指大,上次崔晚抓鱼已经过去好久,这些鱼早忘了那遭事,悠闲的在水里游动,崔晚看准时机就下手抓了好几条。清澈的水变得混浊,但很快又被上面的山泉水冲走变得清澈,同时这些鱼儿也变得警醒,崔晚试了几次没抓到也就作罢了,竹筒里面已经装了十来条鱼,足够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