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北魏冯太后传 > 第34章 养子

第34章 养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33.

*

冯雪养了太子之后,地位更是稳如泰山,她是个居安思危的人,知道冯家根基浅薄,所以更要做一个贤德的皇后。

她主动帮皇上纳妃,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勋贵大臣家里的女儿,冯雪提前先看过,都是知书达礼,面容姣好的女子,皇上看了没有不喜欢的道理。

冯雪主动在春祭这样的大日子,到宫外走走,听听平城内外的百姓说说民生民情,凭借皇后的身份,解决了不少不法之事,不光民间,朝廷上下都对冯雪这个皇后赞不绝口。

冯雪抚养太子非常的尽心,试图要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得到学习,为此,冯雪经常向皇上请教政事。

等回到寝殿,回去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太子听,太子年纪小,有记忆以来,所有关于母亲的记忆都来自冯雪,理所应当的认为冯雪是他的亲生母亲。

皇上也在冯雪的身上看到了母性的光辉,对她越发的放心,更重要的是,冯雪为人谦和不嫉妒,对待后宫的妃嫔也一视同仁,后宫在她的管理下,得宠的妃子也不耀武扬威,张扬跋扈。

皇上该很满意的,冯雪就像是古籍上贤德守礼且进退有度的皇后一样,尽了一个皇后能尽的所有职责。

但皇上觉得冯雪太完美了,仿佛一个假人,不是他当年心心念念想娶的那个性情爽利又仗义的姑娘。

可皇上不知道,冯雪从前是想过和他好好过日子的,只是那时候,她姐姐没了,皇上却站在常太后一边,冯雪知道皇上和太后关系亲厚,不可能为她惩罚太后的亲侄子,但冯雪还是对皇上失望了,从此决定封住自己的心,就做个人人称赞的好皇后。

*

春去夏来,三年时光眨眼就过去了。

乙浑当年背叛宗爱之后,作为新朝的功臣被皇上重用,他天赋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已经做到了车骑大将军。

魏国的将军之位分为五等,骠骑大将军是北魏武臣之首,车骑大将军仅次于骠骑大将军的尊位,再然后是卫大将军,最后才是伏波将军、抚国将军。

此时,魏国并没有骠骑将军,乙浑身为车骑大将军,就成了武臣之首。

世家出身的李奕,反而因为年纪较轻,即使屡立战功,也只做到了卫大将军,屈居乙浑之下,是魏国武臣中的二号人物。

此时,当年拥有从龙之功的四大功臣中,陆丽已经因为年老封王致仕,源贺深受皇帝信赖镇守边疆,刘尼不知为何,整日里沉醉酒乡,无法自拔,已经快十年不理朝政了,倒是乙浑后来居上,官位越升越高。

可惜乙浑的性子随着他的官位一起水涨船高,这些年来,他行事愈发骄横,有意无意地得罪了不少文臣。

尚书杨宝年就是被得罪得最狠的人,乙浑居然强抢他家的土地占为己有,他上门去理论,乙浑直接拒而不见,只托了个门房出来答复那块地是无主之地,他们将军府收下了。

杨宝年满心愤愤,那块地确实是无主之地,然而他们杨家祖祖辈辈占了那块地,那不就是他们杨家的?

朝廷不发俸禄,当官只能自己自足,京中大户人家哪个不是这样干的?

乙浑手下的人仗着乙浑现在做了车骑大将军势大,直接强抢土地。

可京中大臣占用土地的这么多,乙浑怎么就抢他杨家的地?还不是看他杨宝年好欺负?乙浑怎么不敢去抢陆丽和源贺的地呢?还不是因为陆丽和源贺是四朝元老,功劳大,乙浑根本不敢和他们对上。

合着就他杨宝年好欺负?

杨宝年气得发抖,决定到皇上跟前好好参乙浑一本。

*

太极殿。

皇帝允了杨宝年的求见。

杨宝年刚出家门的时候满身火气,此时却已经冷静下来,他心里清楚,若是为了自己家的土地参乙浑,恐怕皇上只会在中间和稀泥,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臣子之间的龃龉,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想把这事糊弄过去了事。

要想让皇上真正给自己做主,那就要把自己和皇上放到同一个阵营里。

杨宝年想清楚了这些事,原来满脸的愤怒不见了,只剩下满眼为国为民的真诚,他对皇上说,“昔日司马懿一族在朝中威望甚重,最终夺走了曹家的天下,权臣功高震主,是国家的不吉之兆啊,还请陛下三思啊。”

皇上本来知道乙浑和杨宝年争夺土地的事,以为杨宝年是来进宫告状的,没想到杨宝年开口就是一番为了国家忧虑的肺腑之言。

皇上当然知道杨宝年心怀不轨,他哪里是为了国家敢于抨击权臣的忠贞之士?

这时候说这话,不过是被乙浑欺负的狠了,想让皇上对乙浑心存戒备,来日说不定能杀了乙浑。

但杨宝年的话不无道理,仔细想来,的确就像他说的那样,帝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皇上左思右想还是在心里悄悄下了决定,收回乙浑手中的兵权,将兵权握到自己手里。

皇上表面仍是不动声色,只是稍稍宽抚了杨宝年几句。

“杨爱卿的话,朕都知道了,此事朕自有定夺。”

*

皇上存了除掉乙浑的心,却没打算直接动手。毕竟乙浑是拥立他登基的功臣之一,多年来深受圣恩,他本人也能征善战,做到了车骑大将军,如今手握重兵,乙浑要是被逼急了,恐怕会直接起兵谋反。

若真有那一日,国家内乱,朝野震荡,南朝虎视眈眈,难免生灵涂炭,这不是皇帝想见到的结果。

太极殿中,皇帝宠信的内侍张佑,捧着食盒从外面走进来,张佑含着笑意,凑到皇上身边轻声细语,“皇上,这是乙夫人给您送来的莲子羹,说是知道您为政务烦扰,听说莲子清心去火,特意剥了莲子给您做了一碗莲子羹下火。”

乙夫人是乙浑的亲妹妹,家中最小的女儿,正值选秀,就给送进宫里了,长得妩媚多姿,十五六岁的姑娘,正是娇艳欲滴的年纪,进宫后一直很得皇帝宠幸。

皇帝听到张佑的话,就放下手中的奏疏,“拿来吧,我尝尝。”

看了一上午的奏疏,他也是累了,正好吃点汤汤水水放松片刻。

皇帝从张佑手中接过玉碗,舀了一口汤水放入口中。

莲子羹带着莲子的清香,夹杂着微微的苦意。

唔,乙氏的手艺还不错。

“味道不错,你去告诉乙氏,今晚我去她那里歇息。”

“是。”张佑行了一礼,悄然退出殿外。

太极殿中,龙涎香烟气缭绕,叫人看不清皇帝神情,皇帝又尝了口碗中的莲子,味道很好。

乙浑近来,果然如他所料,占了杨宝年家的地后,越发嚣张,又跟不少朝臣交恶。

皇帝对乙浑做下的事,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但他偏不惩处乙浑,反而多加纵容,在朝堂上,皇帝赏赐乙浑金银玉带,在后宫,皇帝宠爱乙浑的亲妹妹,给了夫人的位份。

乙浑一时间,风头无二,连陆丽和源贺都被他压了一头。乙浑越发骄横,对待其他勋戚贵族毫不客气。

乙浑明里暗里早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皇帝的案头积累了不知道多少份参乙浑跋扈的奏折,几乎要堆成小山。

*

张佑到了乙夫人的宫室,却发现乙夫人早就在宫室门口翘首以待,张佑看到乙夫人就先行了个礼,“乙夫人安康,我来给您报喜了,皇上说今天晚上来您这歇息,还夸您做的莲子羹好喝呢。”

乙夫人脸上漫上一朵红云,衬得整个人白里透红。

同期进宫的秀女中,她是最受宠爱的,皇上是鲜卑人的血统,天生一副好相貌,生得高大俊朗,风姿迷人,她一个刚进宫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不对这样英俊潇洒,手握天下权柄的男人心动?更何况,这个男人还特别地宠爱她,她现在可以称得上宠冠后宫。

乙夫人是乙浑最小的妹妹,更是乙浑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在家备受乙浑的宠爱,进宫后更是带了不少嫁妆,她是个大方的姑娘,当即就命宫人抓了一大把赏钱给张佑。

张佑不好推辞,只得双手接过赏钱,对着乙夫人一脸客气地笑,“夫人您真是客气了,给陛下传话,这是我分内之事。”

乙夫人又与张佑客气了几句,打发走了张佑,就关起宫门命宫人准备皇上晚上要来用的寝具和吃食。

*

乙夫人在后宫承宠最多,后宫众人都对她议论纷纷,皇上一个月来后宫的时间都是有数的,去了她宫里,就去不了其他人宫里。

进宫的人,都是想得宠,生个一儿半女傍身的,可皇上不来,她们怎么生?

几个沉不住气的,凑到一块儿就去了皇后的甘泉殿,指望皇后能跟皇上说说,让后宫雨露均沾。

冯雪坐在甘泉殿里,听着这些花枝招展的美人儿叽叽喳喳。

良久,这些美人才说完。

冯雪揉了揉额角,“你们几个在这里说这些,不就是想让本宫去和陛下说,让陛下临幸你们?”

几个宫妃安静下来,脸色微微涨红,张张嘴,不知道说什么。

冯雪摆了摆手,“皇上在前朝处理政事,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下了朝,想去宫妃处放松一二,这也是人之常情。你们与其在这里求我做主,不如去乙夫人处拜访,看看乙夫人是如何获得圣宠,好好同人家学学。”

几个宫妃听了冯雪的话,若有所思,但谁也没失了礼数,陪着冯雪用完点心,又说了些宫里的玩笑事博冯雪一笑。

几个宫妃袅袅婷婷地离开了,冯雪却收了脸上的笑,皇上最近在前朝纵容乙浑得罪朝臣,在后宫又对乙夫人大加宠幸,她才不信皇上是爱上乙夫人了。

乙夫人是漂亮体贴的美人没错,但后宫中也有比她更美丽贴心的宫妃。

冯雪脑中思绪急转,良久,她才睁开眼睛。

看来,皇上对那位权势滔天的乙浑将军忌惮了,皇上要对乙浑家动手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1】

想要从对方手里得到一些东西,那自己就一定要先给出一些东西,这样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

皇帝想要从乙浑手里收回权柄,那就要给乙浑和乙家足够的荣宠,麻痹乙浑的警惕心。

冯雪想清楚这些,蓦地,嘴边漾开了一抹笑,原来如此。

“母后,母后,我下学了!!!”

太子冲进甘泉殿,扔下书袋,扑向冯雪,

冯雪的思绪被打断,脸上换上了平常常有的慈爱笑容。

“我们弘儿下学回来了,今天上学累不累啊?”

太子的脸上带着汗水,可他生得很白,刚才又跑过,脸上红扑扑的,晶莹可爱,玉雪聪明。

“累,特别累,今天教课的老师高允,他特别能讲课,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讲得我头昏脑涨的。”

冯雪让宫人端上来一碗冰糖绿豆凉汤,这是早就熬好了的,绿豆被熬出了沙,熬好之后,放到冰室里镇着,冰冰凉凉的,就等太子回来喝,给他解解暑。

太子小口小口喝着冰糖绿豆凉汤,叽叽咕咕地讲着今天高允教给他的东西,冯雪细细地给太子擦汗,听着太子在她耳边说那些小孩儿的趣事。

冯雪耐心细致地听着,时不时回应太子几句,比亲母子还像亲母子。

太子并不知道自己不是冯雪的亲生子,更不知道生身母亲和冯雪之间的恩怨,他被冯雪一手带大,理所当然拿冯雪当做自己的亲娘。

他生病时,是冯雪彻夜不眠守在身侧,他启蒙时,是冯雪一字一句给他讲解,寒来暑往,都是冯雪的身影,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更重要的是,父皇不止有一个孩子,因为他是太子,对他总是严厉的,少有慈爱的时候。

冯雪却只有他一个孩子,这些年,冯雪的时间全都花在他这个儿子身上。

太子也并非不识好歹的人,在太子心里,一直拿冯雪当他最重要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