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和死对头竹马成婚后 > 第14章 楚江

第14章 楚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走后,李光学还在姜合脚下哆嗦。

章暮回身一把提起李光学的领子,将他扔在离他们不远的空地上,见李光学还想往前爬,章暮回身指了指他。

“就在那说。”

李光学看看身后,又看看旁边,见没有老鼠,才慢慢安静下来。

章暮走到姜合身边,顺手给他理了理被李光学抱乱的衣角,坐回了他旁边。

姜合瞥了章暮一眼,不安地动了动腿。

“李州牧如此怕老鼠?”姜合问道。

“怕,怕。”李光学最怕甲板上的老鼠,咬起人来是要命的。他小时候经常被咬。

姜合道:“那李州牧有没有想过,神秀山后的灾民,房屋被冲走后,住得还不如这牢房呢?”

李光学坐在地上动了动。

“人非草木。为官者高高在上,一镰刀下去,多少人家破人亡。旁观者一言不发,只为自己着想,来日地位转换,你觉得你可顶得住民声讨伐?”

李光学沉默许久,想起自己刚刚为官时内心所想。虽然这名头是买来的,但他曾也确实想过要好好为民做事。也许是姜合此番话点醒了李光学,他跪在地上,叩头道:“董不生去南洋,是王起亲自迎接招待的。”

“嗤。”章暮笑了下。

王起手握南洋兵权,董不生手握裘州兵权,裘州兵力虽不如南洋国,但也是大楚最大的一个州,况且其他几州都与董不生有联系,他二人相互招待,可不是件好事。

“董不生回来后,短时间内找了一批男童子,训练过后送去了南洋。”李光学道:“我派人去查,回来的人说,说……”

章暮道:“说什么?”

“董不生与南洋朝廷和王起商定,要在十月十五皇帝祭天时,出兵。”

二人对视一眼,姜合问道:“可知道他们的行军路?”

李光学没想到二人如此平静,答道:“王起带兵与大楚军战,若一月内,董不生能与湘州,业州达成共识一同北上,南洋军便打头阵,打到京都时,一切都听董不生这方的。”

“若没有达成共识呢?”

“若没有达成共识,王起便兵分两路,东西包抄,先拿下湘州与业州。后董不生领兵先行,王起随后,在京都下,必要应了南洋王上的条件。”

章暮问道:“董不生应了?”

“应了。”李光学道:“他一直在和裘州、业州走动。”

“蠢货。”章暮道。

姜合问道:“去往京中的女子都送给了谁?”

眼下的兵乱为重要事,但真正令人费心的是北边的京城。若京城内有人叛变,镇压□□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京中之人的不轨之心。

兵临城下,是谁能做主答应南洋王上的条件,又是谁能让皇帝答应这条件。

“殿下,我真的不知!我查过,查不出啊!探子到了京城就死的死,伤的伤,我知背后之人厉害,也不敢再查了!”李光学激动道。

姜合点点头,问道:“董不生是如何控制这些男子女子都听他的话,乖乖让人玩弄的?”

李光学道:“董不生手中有秘制的药粉,那些人只要喝下,便会忘却前事,只听他一人的话。”

姜合应了下,表示听到了。

进了地牢将近两个时辰,客衣怕姜合受不住,回去取了披风来。

“殿下,地牢湿冷,您披上这个吧。”客衣说着便抖开披风。

姜合接过披风系上,一时间暖和不少,章暮一直在旁看着姜合系衣带的手,那手指骨分明,在昏暗的灯光下,白皙的不像话。他鬼使神差的伸出手碰了碰姜合的手背。

姜合讶异的转头看去,对上他的眼神,章暮大胆了些,缓缓地将那修长的手包裹在了手心。

人道十指连心,姜合看着纠缠在一起的手,感觉心跳快了许多。“你……做什么?”

章暮笑了下,并未松开姜合的手,他将另只手中的灯递给客衣道:“灯快灭了,外面太过昏暗,我怕殿下摔倒。”

手心温热,姜合任他牵着,转头轻道:“嗯。”

章暮笑意逐渐扩大,细心地用衣袖遮挡了二人相牵的手,朝一边的章群吩咐道:“从明日起不用吓他了,给他添两床被子,别让他死了!”

章群道:“是,侯爷。”

二人牵手往外走去,走到牢门口,锁链还未锁上,章暮又道:“我那日在裘州城外抓的那两条青花蛇谁养着呢?”

章群道:“是属下在养。”

“拿来,放李州牧这,给他寻个乐子。”

李光学刚放下的心一下又跳到了嗓子里,他急忙扑在牢门上,“侯爷,我都交代了啊,别的我真不知道了啊……”

“嘘——李州牧怕老鼠,又不怕蛇。”章暮道:“想起什么让人去找我,李州牧好好歇息吧。”

章群很快将蛇笼子拿来了,那两条蛇眼泛绿光,吐着信子,李光学崩溃大叫,一个劲求饶。

章暮再没理他,二人走出地牢,外面已经是晚霞千里了,客衣在旁吹熄了手中灯道:“殿下,奴才去给您端补汤来。”

姜合被霞光闪了下眼,随后撤出手拢入自己袖中,“去吧。”

章暮看着姜合慌乱的动作,未言。二人一同回到屋中,章暮给姜合倒了杯茶,随后问道:“亭峥可回来了?”

下人道:“您出地牢的时候章副将刚回,要请他进来吗?”

话音刚落,章亭峥进来了。

“殿下,侯爷。”章亭峥行礼道。

“嗯,办好了?”

“是。”

章暮拿过一边的笔墨,写了封信,等墨迹干了放入信封中,递给了章亭峥。

“你明日亲自回京一趟,把这封信给皇上,然后去司空府中把允之调来。”

“是。”

“边北近来如何?”章暮问道。

章亭峥道:“京中传来消息说是临近寒冬,边北部落都在屯粮过冬,无别的动作。”

“我们的人怎么说?”章暮早知信使递给京城的消息与他们的不同,不知意欲何为,亦不知何人授意。

“边北西塔王子弑父篡位,随后吞并了三部,现下西塔唯此部落最大。”章亭峥道:“金察拉尔野心勃勃,由其对您发恨,侯爷,可要做些什么?”

章暮轻哼道:“让章本白带兵晃悠几圈,加强边北防线巡逻,南北来往的人个个都要查清楚。告诉章本白,出了事,他的头给我当凳子使。另,我们的人在京中不适宜大动作,让东西京营的人加强京边巡逻,进出京人身份信息登记好。”

“是。”章亭峥道:“殿下,我在渡口遇见了萝依姑娘,她给了属下这个,属下看不懂。”

姜合接过章亭峥手中的小纸条,展开后,就见萝依用密语写道:见南洋人,谋起兵事。

“董不生已经开始有动作了。”姜合道:“他见了南洋人。”

章暮勾唇道:“这些年还没见过谁谋反谋得如此愚蠢。”

姜合道:“李光学的话不可尽信。”

“嗯,好。”章暮道:“我让人再去查。”

李光学的话不乏被吓出来地胡编乱造,况且董不生知道此人德行,定不会将计划全权告知,放出来的消息,大概也是真假参半。

章暮起身道:“殿下晚膳不必等我,我去趟军营。”

“嗯。”姜合坐在榻上点点头。

章暮见他裹着披风,捧着茶的样子实在可爱,便低头凑近了些道:“殿下今日好乖。”

姜合一愣,随后对上章暮眼睛细碎的笑意,佯怒道:“章转玉!”

“殿下这般如谪仙的人儿,连生气都如此好看。”章暮笑道。

姜合一口茶不上不下,好半晌才道:“滚出去!”

“殿下莫气,我回来时给你带好东西,先走一步啦。”章暮眼角带笑领着章亭峥出了门,独留姜合在屋中慢慢烫了个脸。

出了门,章暮瞬间变了脸色,一脸阴沉着道:“去地牢!”

章亭峥道:“是!”

屋内,姜合喝完客衣端来的补汤后问道:“近来京中可传什么信了?”

客衣道:“并无大事,太子殿下最近愈发老实了,烟花柳巷不去,每日按着点上下朝,去办皇上派的事,再无其他。”

事出反常必有妖,姜合问道:“姜离呢?”

“五殿下结业了,皇上让殿下跟着御史台查案,但就是不许殿下出宫建府。”

司空越任御史,皇帝该是避讳姜离与太平皇后母家联系的,此举却不知为何。姜合抬了下唇角,心道自从太平皇后离世后,崇明皇帝的行事愈发让人看不懂了,“多派些人跟着。”

“是。”

——

夜色悄至,屋里烛火照亮,廊下人来来往往,姜合撑着头看着院中的落叶,半天没动。

不大会儿,雾起。

客衣站在一旁道:“殿下莫忧。侯爷带兵多年,区区小国乱蹦跶,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姜合正胡思乱想着,现下听了他这话笑了下道:“我并非想此事,罢了,摆膳吧。”

客衣道:“是。”

章暮深夜从地牢出来,接过身边人递来的布巾擦了擦手上的血。

“去给董不生放个信,他这几天缩头乌龟当的,也该露露头了。”章暮道。

章亭峥道:“是。”

“我先回,明日早起你就走,把章群调到我跟前,地牢另派人守。”

章亭峥道:“是,侯爷,可还有别的事吩咐?”

“没了,快去快回。”

二人边说边往寝室中走去,途径姜合的寝殿时,章暮见客衣在外守着,走过去低声问道:“殿下可歇了?”

他一声血腥气,客衣后撤半步道:“是,殿下方才命人将晚膳给您送去屋中了,侯爷用了早些歇下吧。”

客衣的动作被章暮尽收眼底,他蹭了蹭手边的湿润,看着那昏暗的屋子轻声道:“好。”

深夜寂静,章暮躺在床上毫无睡意。他想着姜合的身姿,难得希望快点解决裘州城的事,毕竟比起姜合对他愈发缓和的态度,章暮更希望姜合能够少些烦忧,日日开心。

南下之前,章暮并不知这里如此混乱,若早知是这等情况,章暮如何也不会带姜合来此,他的殿下本就该好好地坐在高堂上,世上的尘事不该沾染他分毫。

一声叹息过后,一夜不眠。

如此安静的过了几日,眼见叶子经不住晨起的露水,哗哗落地,转眼间便入了十月。

这天天还没亮,章群便在章暮屋外敲门道赵录那边来信了。

章暮闻言立马起身,边穿衣边听章群禀报,章群道:“赵治中已在裘州军营等您了。”

章暮嗯道:“备马。”

“是。”

二人走过主屋,临到大门时客衣迎了上来,将手中的披风递给章暮道:“侯爷,寒气愈重,带上披风吧。”

章暮接过来,披在身上,转头看了眼昏暗的屋子,小声地对客衣说:“伺候好殿下,府中若是有事,你便指个人去军营中找我。”

客衣应道:“是,侯爷。”

军营里,灯火通明。

赵录接了信,已经在帐子里等他了。

章暮解了披风,抖了抖上面的露水递给了一边的小兵,带着章群走近了屋里。

“侯爷。”赵录行礼。

“嗯。”章暮拜拜手,坐在桌前道:“查了吗?”

赵录道:“查了,蕙心带人去了南洋一趟,昨天夜里刚回来。”

章暮也不与他废话,直言道:“什么情况?”

“南洋国内确是要起兵,董不生手下的裘州军已全部归于他本人,业州州牧也无实权,州内治中与董不生近来常常走动,业州兵权也在此人手上,以此见,业州怕是同谋了。”赵录说的着急。

“其他几州呢?湘州呢?”章暮转着茶杯,抬头问道。

赵录道:“其余几州无动静,湘州州牧与我交情颇深,我已与他见过,他表示听皇上和侯爷的。”

听见这话,章暮稍稍放了心。

裘州附近最大二州是湘州和业州,其余几州都是小州,兵力不足尚不足为惧。

唯一要担心的是水性的问题,章暮带来的边北军虽在平原无人可敌,但若水上作战到底是差些。而南洋国内四面环海,一面为楚江,兵卒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