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你的影子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乖乖在这等我会,我上去给你们拿吃的哦。”牧遥蹲在地上,一下一下的摸着橘猫的脑袋。

旁边的三花似乎有点不太满,走过去蹭了蹭他的手,腿,似乎是在说别忘了还有一猫呢。

他看了看周围,没有其它猫的身影。

“小黑今天不在,你两又可以吃独食了。”

推开门进去的时候,牧邵民破天荒的在家。

还在厨房。

听到开门的动静,在厨房里说道:“先洗手,桌子上有苹果先垫垫。”

牧遥径直上楼去,把书包扔在椅子上,打开床头柜,从里面拿出来一把猫条,两盒罐头,要合上的时候顿了一下,又拿出来一盒罐头。

看着他手里拿的东西,牧邵民从厨房探出脑袋来,“你妈妈说大概还有半小时到家,记得点时间回来吃饭。”

牧遥回了声好。

很沉闷的一声,音调很低,声音也不大,牧遥不确定他有没有听到。

外面起风了,很冷。

估计是在屋里待了一会的缘故,出来格外冷。

刚刚的地方已经不见猫的踪影。

牧遥从楼的背面绕过去,走到了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

楼的背面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直接凹进去的。

对面不远处是另外一栋楼,正好挡在这个地方的前面,对面的风吹不进来。

是一个很好的避风场所。

一个很大的“猫棚”坐落在这。

说是“猫棚,”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猫窝,木质的。

一个门,里面是双层的架子,空间足够大,一次性可以容纳五六只猫在里面。

天气冷了,不只是谁在外面又加了层纸箱子,上面还盖着一个橙色的毯子。

“猫棚”是小区里一个三岁小女孩的爷爷做的,早年间做木工的。

看到小孙女特别喜欢这些猫,就专门做了一个,放在了这。

牧遥走近,看到三花蹲在那洗脸,看到牧遥过来,立马收了爪子朝他叫着走过来。

掏出口袋里的猫条跟罐头,刚撕开,又过来了两只。

一只橘色的,一只黑白相间的。

他一只手给三花拿猫条,一只手去摸蹭他的小黑的脑袋,“还有我你不在,幸好我多带了个罐罐。”

说完就把罐头打开,放在了它们面前。

吃饱喝足后,只有橘猫躺在那,露出肚子对着呼噜呼噜的。

摸了几下橘猫露出来的肚皮,牧遥对他说道:“快回去吧,我也要回家吃饭了。”

有时候其实挺羡慕它们的,吃饱喝足后,什么都不用想,没那么多的烦恼。

刚才没注意,就这么一会,天已经基本上完全黑了下来。

牧遥加紧脚步,朝家走去。

看着闪烁着变化着并且越来越近的楼层数,牧遥只是靠在电梯上,用脑袋轻轻碰了几下。

好像有些东西,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跟李向宛独处的时候,虽然有点冷清,但也自在舒坦。

牧邵民在家的这几天,他好像得鼓起很大的勇气,下很大的决心,才能勉强度过在同一空间的那些时间。

早在几年前,他无比渴望这些时间,和这些点点滴滴。

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恐惧,发自内心的那种恐惧。

回到家的时候,李向宛已经回来了。

菜整整齐齐的摆了一桌子,中间放着锅。

是火锅。

已经忘记上次一家人在家围着桌子吃火锅,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快去洗手,拿洗手液多洗几遍,猫身上有细菌。

李向宛看着站在那一动不动的人,开口道:“冻傻啦?”

估计是真被冻的,反应迟钝。

往楼上走的时候,李向宛又叮嘱了一遍拿洗手液洗手。

洗完手换完睡衣,又仔细检查了遍,身上没有猫毛,才拉开门走了出去。

不怪他这么谨慎,李向宛严重猫毛过敏,压根就见不了。

所以才回一遍一遍叮嘱他洗手。

看着锅里翻腾着的红油,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中午其实才吃过,晚上又接着吃了。

这是给赶在一块儿了。

饭吃到快结尾的时候,李向宛跟他说打算带他去外婆家过年。

舅舅跟舅妈常年生活在国外,很少回来。

自从外公去世后,外婆就经常一个人。

前两天跟他们打电话,说今年又不回来了。

所以李向宛打算今年去那边过年。

牧遥点着头说了句好。

在哪了过年,对他来说其实都无所谓。

每年越是到这个时候,就越排斥。

过年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这个团圆不仅仅是围坐在一起的团圆。

不知是人的原因还是怎么回事,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看你要不要提前过去,还是年前跟我们一起去。”

听到这句话,牧遥猛地抬起头来。

满脸的不可置信。

李向宛看出了他在想些什么,回道:“你爸跟我们一起过去,”说完觉得还缺点什么,又补充道:“一起去外婆家过年。”

“我都行,再看。”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向宛接了句看你自己,想啥会儿去就啥会儿去。

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了,好像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底下到底是一副怎样的暗流涌动,暂时还不可知。

直到躺在床上,牧遥都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轻飘飘的,有点不真实的样子。

已经连着好几年,牧邵民都没有跟他们一起过过年了。

从刚开始的期待期盼,到后面的憎恨,再到麻木。

已经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

明明已经不期待了,又来这么一出。

他抚上额头,静静的盯着天花板。

耳边是寂静无声的时间的消逝。

但是好像都没有办法带去满身的惆怅无奈,和迷茫。

一个恍惚,脑子里突然浮现出外婆的身影。

那个瘦小倔强又有韧劲儿的小老太太。

外公去世的早,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吃穿住行教育,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包揽的。

幸运的是孩子都争气,上了很好的大学,现在都有各自的生活。

本来舅舅是打算把外婆接过去跟他们一起住的,年纪大了,好照应。

但是老太太也倔,哪都不去,守着自己的小小一方天地,说走了想家,想外公。

其他人犟不过她,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

小时候多么希望自己有双翅膀,总想着飞远点,再飞远点;老了,留恋家,那是根,怕走远了,故人就寻不到了。

这是外婆跟他说的,不知为何到现在还记忆尤深。

起身下床打开灯,翻到微信界面,拨通了外婆的电话。

响了很久都没有接。

接着又拨通了一个,直到挂了还是没人接。

他突然隐隐担心起来,一个人在家不会是出什么事儿了。

带着点忐忑的心情,拨通了第三个,刚拨通就被接起来了。

不一会老太太笑脸盈盈的,出现在了屏幕上。

顺势靠在床头,“外婆你在干嘛呀?”

对方网络可能有点卡,隔了好几秒钟声音才传过来:“手机放在桌子上,忘了拿过来了,现在腿脚不利索,走路慢了。”

“那你自己得一个人小心点哦。”

“好,瑶瑶在干嘛呢,吃过饭了吗,你妈妈在家不?”

“刚吃过,在呢,外婆我要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猜猜是什么?”

对面传过来了好一阵笑声,像银铃般,眼镜快要眯成一条线了,“外婆猜不到,你告诉外婆。”

“我要过来跟您一起过年啦。”牧遥看她笑,他也笑,屏幕里外,满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爱意。

听完这话,老人笑的更开心了,“好好好,那外婆等你。”

说了一会,就挂了电话,老人睡得早。

不知何时已经是躺着的姿势了。

突然有种强烈的愿望,想分享。

想到一个人,毫不犹豫的发了过去。

【我今年要去我外婆家过年了。】

【好。】对方秒回。

看着聊天框里的回话,一时竟不知道要怎么接。

【咋滴,我去我外婆家还要征求你的同意吗?】

消息又立刻弹了出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挺好的。】后面还接了个擦汗的表情包。

牧遥看到这句话笑出了声。

怎么看着傻傻的,这人。

牧遥回了个哦就再没有发,辰阳那边也没有再回。

一夜无梦。

但是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

莫名其妙来跟他说了要去外婆家过年,说了没两句就没了,不清楚想表达什么。

后面回的这个哦也有点怪怪的感觉,应该不会得罪人吧。

就这样在胡思乱想中进入梦乡。

第二天吃完午饭,牧遥跟李向宛说了声就开始收拾行李箱。

“怎么这么突然,说走就走,”李向宛边帮他往箱子里装衣服边说。

“待着也没事干,过去早点陪外婆去。”

“厚衣服得再带点,过去很冷,到时候要穿的时候就没衣服。”

“不用,都塞不下了,够了,”牧遥看着满的要爆开的箱子说道。

“你爸刚出去,不然还可以送你去车站。”

“不用,我打个车,很快。”

把床上翻出来不带的衣服放进柜子里,刚要关门,李向宛看到了整整齐齐挂在那的一件黑色羽绒服。

“你同学的衣服你怎么到现在都没有给人还回去,人家还要穿呢。”

牧遥愣了一下,随机说道:“我忘了,我们说好了下次见面再还。”

李向宛没再追问,收拾完就出去了。

其实又拿了一次,上次的都还完了,不过又穿回来了而已,恰巧又是同一件衣服而已。

不过这些话他没有说出口。

箱子很重,里面除了衣服就是试卷和书。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公交车上拖下来,放到了大巴上面。

坐下打开手机,一看时间两点半。

大概六点能到。

外婆很早就跟他说做他最喜欢的肉包和疙瘩汤等他。

车上人挺多的,座位基本上都坐满了。

不过还算安静,没多少吵闹的声音。

定了个三个小时后的闹钟,戴上耳机,座椅稍微往后放了一点点,靠着,眯上了眼睛。

突然想到了什么,打开相机拍了张窗外,发送,然后就关上了手机。

不知是路有点陡的原因还是有点晕车,整个过程都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不太舒服。

实在是有点坚持不住了,打开包抿了一口水溶C,青皮桔味儿的。

他每次坐车都会在包里装一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晕车。

一次一小口,不能太多。

还有四十多分钟才到,他就一直盯着窗外看。

没有了高楼大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低矮的房屋和光秃秃的山包,还有那挺立在寒风中“身无一叶”的树。

偶尔会闪过一抹抹绿,那是为数不多的松柏树。

车速不是很快,但是树影被渐渐拉长,映在眼帘,倒是多了几重重影,像水墨画般。

太阳渐渐西沉,最后的暖阳,撒在了对面的高山上,橙红色的,像老照片般,温馨中带着点神秘。

在时间的消逝中,在车的飞驰中,在归家人的热切期盼中。

渐渐遮住了脸颊。

下车后点开聊天框,还是自己出发时候拍的那张照片,对方没有回。

他又点开相机,拍了张小村子的照片,点了发送。

手机装兜里,拉着箱子往里面走。

这几年修路了,现在大街小巷都是水泥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