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万山载雪 > 第33章 回京之途

第33章 回京之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昇拎着深绯衣摆,跟着云四缓缓上楼。

赤色乌纱帽下,顾昇那张脸随时噙笑,对谁都是一幅恭敬谦逊的模样。

眼尾的浅浅的皱纹显露他不大的年岁。

转身行过阁楼逼仄的走廊,云四对着顾昇言道:“ 大人,恒安公主在阁中侯你多时。”

顾昇道过谢,径直进入房间。

房中女子一抹紫衣静立,气质出尘,高挑的身量与他不遑多让。

“微臣见过公主殿下。”

萧晏舟这才转身:“刺史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吧。”

顾昇仰头这才看清萧晏舟的模样。

传言到似真的,这公主与皇帝长的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双凤眼凌厉无情蔑视众生。

棱角分明的脸颊却挂着稚气,上扬的眉尾诉说此女子不屈的心智。

顾昇沉着如水,恰有三十出头这个年纪该有的冷静。两手回抱腹前,谦逊有礼而不逾矩。

读了多年圣贤书,又经上京官场的磨砺,此时的顾昇已非昨日之顾昇。

这些大人物的心思还是能勉强猜得带差不差:“公主此番召微臣前来,应是为了恭州后续灾事罢。”

萧晏舟赞许点头:“不错。”

顾昇姿态恭敬却不失从容:“恭州地处边境,民风彪悍。此次灾后处置,微臣拟沿用公主的治理方略,先确保百姓温饱,再修缮房屋,同时派遣医师防治疫病。”

萧晏舟眼中闪过赞许,心思却已百转千回:“如此本公主便可安心回京,定当在父皇面前详述大人功绩。”

官帽轻摆,顾昇神色淡然:“功名利禄,不及为民解忧。”

萧晏舟展颜一笑:“恭州得遇顾大人,实乃百姓之福。大人已到任,我们便不再叨扰,午时即启程返京。”

两人落座席间侃侃而谈,似多年未见好友般寒暄好一阵儿,顾昇噙着嘴角告辞离开。

简明跨步掀开隔间帷幔而出,陆允之摇着轮椅,回想着来人的一举一动。

萧晏舟回身沉眸,对简明道:“再去查。”

他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回去收拾收拾,即刻出发,快马加鞭抵达上京。”

所有东西都备好时,已接近午时三刻。

陆允之仍旧是早晨那身靛蓝锦袍,手中折扇轻摇,纨绔却不轻佻,温润又含意气,垂发披肩,丝毫看不出这是镇守边关的将帅。

萧晏舟换了身更轻便的紫衣骑装,干净利落,凌厉的颌角显出此人的泠冽气质。今夏特意扎进的碎发更显出挑,鹤立鸡群。

驿站门外,赫然停着一辆马车,表面看不足为奇,细看这坐褥乃是最好的棉絮用天蚕丝织就。

内里宽敞亮堂,雕花木纹精致,正中还有个火炉冒着热气,“滋滋”作响。

素帘微掀,随着着赤霞闪烁,流光溢彩煞为炫目。

走近便能闻到淡淡的黄花梨木清香,有活血化淤镇静止疼之效。

陆允之独自推着轮椅前行,檀木折扇斜搭在膝头,未曾察觉身后夜阑正与云四低语。

“稍后送将军上那辆马车。”夜阑顺着云四所指方向望去,双臂环抱长剑。

“这是?”

“恭州百姓为报将军恩情,连夜赶制的。”

云四留下满脸惊诧的夜阑,径自离去。

当夜阑隔着素帘将这番话转述给马车内的陆允之时,他同样面露讶色。

陆允之熟练地撑起身子,撇开木杖,弯腰坐进铺着厚褥的车厢,指尖抚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本将在恭州竟有这般声望?莫不是上次驿站没将我认出的少年?”

说着自己先笑出声来。

透过素帘,他艰难调整坐姿,模糊的视线追随着马背上那道身影。

那人利落窈窕身姿,策马时的飒爽英姿,莫名引人心魄。

思虑间无意识轻叩缰绳的动作,面对自己时不自觉的偏袒。

处处都与故人相似,却又处处不同。

萧晏舟忽觉背后如有实质的目光,余光扫过便知是陆允之。

她暗自思忖:这人究竟认出我没有?

却未注意到身旁简明同样投来的复杂目光。

明眼人都能看出两人间的纠葛,也就当局者迷罢。

马车晃晃悠悠,简明面色愈发惨白。

素帘翻飞,透进的赤壁丹霞美景也驱不散他眉间的阴郁。

但他向来不是轻易认输之人,自小祖父的教诲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勉强扯出的笑意很快被喉间翻涌的苦涩压下。

这边的祝辞在剑拔弩张的斡旋中,终于成功将乌苏的粮期顺延。

其中自然少不了萧晏舟的暗中助力。

若不是萧晏舟及时传信,以祝辞在乌苏的处境,纵使他有三寸不烂之舌,也绝无可能顺利达成此事。

此刻,祝辞坐在马车正中,微微侧首与身旁的南风低声交谈。

毕竟,马车外全是乌苏派来“护送”他们回上京的守卫。

说是护送,实则监视。

“这些个乌苏莽子,不会半路使诈吧?”祝辞眉头紧锁,凝神感知着四周的气息,生怕暗藏杀机。

“莫慌。”南风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公主殿下早在这边安插了人手。”

“什么?!”祝辞闻言,惊呼出声,南风眼疾手快,紧捂住他的嘴。

“别瞎叫唤!”南风咬牙低斥,“咱们要是折在这儿,可就真成笑话了。”

祝辞被他捂得喘不过气,脸涨得通红,使劲拍打他的手,呜呜挣扎道:“放……放开!我要憋死了!”

南风见他确实不会再乱喊,这才缓缓松开。

“公主殿下连这都料到了?!”祝辞仍难掩震惊,压低嗓音问道。

南风翻了个白眼,“你圣贤书读傻了吧?”

不就是未雨绸缪?

本想再讽刺一句:“怎的不说跟着你进京赶考,护你周全还护出功劳来了?”

但见祝辞已恢复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正冲他嬉皮笑脸,便也懒得再计较。

马车外,乌苏守卫听见车厢内隐约传出的嬉笑声,并未在意,继续沉默前行。

后方随行的马车里,数十名大邯少女身裹乌苏衣袍,蜷缩在狭小的车厢内。

有人颤抖着从窗框边掀起布帘,探出半张苍白的脸,凝望沿途从未见过的山河旷野。

她们发髻散乱,衣襟沾满尘灰,眼底却闪烁着灼灼亮光。

这些少女是祝辞拼着清誉尽毁,从乌苏手里夺回来的大邯女儿。

按约定,同行至上京后,她们便能褪去伪装,重获自由身。

天穹高远,旷野无垠,她们合该去走自己的路。

一路南下,寒风凛凛,随处可见腊梅花苞,冷冽清香。

行至乾州郊野,几株海棠树下。

陆允之终于掀起车帘——这是他此行头一回探头向外张望。

因腿疾不便,连日赶路时他始终蜷在车内,夜宿车中。

久未见光的皮肤泛着青白,此刻五指扣住帘布,骨节分明的手探向枝头,指尖轻触海棠疏叶的湿凉和抽干枝丫的温润。

他扫过空荡的枝桠,喉间溢出一声轻叹,嘴角却微微扬起,对着零星疏叶呢喃:“花儿花儿快快开。”

语毕松手垂帘,车帐重新隔绝了天光。

萧晏舟余光瞥见身侧的人探出头,马儿似乎通晓主人心思,慢下脚程,落至陆允之车帘一侧。

帘外身影被日光投成一片模糊轮廓,陆允之却莫名笃定这是萧晏舟。

他猝然卷起帘布,眼底漾开笑意:“公主,是你啊。”

萧晏舟被这灼灼目光刺得一颤,攥紧缰绳偏头咳了两声。

陆允之撑着窗框挪动伤腿,小臂交叠垫着下颌,轻轻含笑,歪头:“公主特意停马,就为看枯海棠?”

“你为何总盯着这枯树?喜欢?。”

蓦然轻笑:“谈不上喜欢,只是从前故人常佩海棠香囊”,陆允之屈指叩了叩窗棂,“闻惯罢了。”

“故人……而今何在?”

陆允之仰首迎上那道目光:“公主,当真……不知吗?”

尾音未落猛然醒悟失言。

故人不语,自有难言之隐。

终须静候其愿。

萧晏舟攥紧缰绳,缓缓挪开视线。

身后的陆允之轻轻叹息,喉间滚动,咽下未尽言语:“公主走吧,晚了赶不上的。”

马匹昂首嘶鸣,萧晏舟策马前行数丈,忽地勒缰回望。

暮色里陆允之仍倚在窗边,她扬声道:“愿陆将军早日得见故人。”

上京城郊。

落山衔日,巍峨的巨型城池内,喧闹声声,萧晏舟撕扯缰绳,烈马嘶咛停下。

她远眺高耸入云巅的红粤楼和摘星阁。

随意扯过缰绳将马拴住,跨步上前闷头进入简明马车。

旗帜不大,上面的“简”字遒劲有力,笔锋处写尽简家风骨。

寒风凛冽强劲,撕扯着翻飞的帘子,简明梳得齐整的发冠有些凌乱。

经过多日的奔波,随行医师前来瞧过,简明头晕的症状有所缓解。

萧晏舟见他面色红润,这才慢慢开口:“此次多亏简大人。就同行到这吧,虽说本就同朝为官,却不得不避嫌。”

简明气色稍有好转,点点头,眼神往车窗远望,没再看她。

萧晏舟惯是习惯他冷淡的性子。

也没说什么,弯腰转身踏阶而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