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修远起身时,顾笙还在睡梦中。
他轻手轻脚地穿好学子服,俯身在顾笙额头上轻轻落下一吻,这才推门离去。
顾笙起来后便带着李明远、周兰和李倩去了食味坊。
铺子刚开门,张良正指挥着贵生和阿水搬货,见顾笙一行人来了,连忙迎上来。
“公子,您来了!”张良笑着行礼,又好奇地看向李明远三人。
顾笙介绍道:“这是我大哥李明远,哥夫周兰,小妹李倩。”又对大哥他们道,“这是张良、颜叔,还有几人在里头帮。”
李倩年纪小,性子活泼,一进门就被铺子里飘着的果酱香气吸引了,凑到颜如意身边问东问西。
颜如意也不嫌烦,耐心地给她讲解果酱的做法,还让她尝了尝新熬的桂花蜜。
“真甜!”李倩眼睛亮晶晶的,“如意姐,我能跟你学做果酱吗?”
颜如意看向顾笙,见他点头,便笑道:“当然可以,正好这几日订单多,忙不过来呢。”
顾笙见李倩有了着落,便对李明远和周兰道:“大哥,兰哥儿,咱们去济世堂看看腿伤。”
李明远神色一僵,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右腿。
如今偶尔会疼,走路仍有些跛,但他早已习惯了。
可习惯了还是会在意,而且,周兰也一直记挂着。
但他还是开口道:“要不......算了吧。”李明远低声道,“都这么久了,治不好的。”
一旁的周兰却不肯放弃,一把拉住他的手:“去看看!万一能治呢?”
顾笙也劝道:“大哥,孙大夫医术高明,说不定真有办法。”
李明远拗不过他们,只得跟着去了。
济世堂是川州府最有名的医馆,孙大夫年过六旬,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他让李明远躺下,仔细检查了他的伤腿,又按了几处骨头,疼得李明远直冒冷汗。
“骨头没接好,长歪了。”孙大夫捋须道,“要想治好,得重新打断,正骨后再固定。”
周兰一听,脸都白了:“打断?那得多疼啊!”
孙大夫摇头:“长痛不如短痛,现在不治,再过几年,这条腿就彻底废了。”
李明远沉默片刻,咬牙道:“治!”
周兰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紧紧抓住李明远的手:“相公......”
李明远拍拍他的手,勉强笑道:“没事,我能忍。”
孙大夫见状,宽慰道:“放心,我会先用麻沸散,让你昏睡过去,不会太疼,正骨后需静养三个月,期间不能下地走动。”
李明远连忙问:“孙大夫,总共需要多少银子?”
“连药带诊金,约莫三十两。”
周兰倒吸一口凉气,三十两,够乡下人家过一年了。
顾笙却毫不犹豫:“治!银子我来出。”
见李明远还想说什么,顾笙按住他的肩膀:“大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等你腿好了,还能帮我照看铺子呢。”
周兰再也忍不住,扶着床边便想要下跪磕头,却被顾笙一个眼疾手快拦住了。
“哥夫,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我、我......笙哥儿,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李明远眼眶也红了,别过脸去抹了把眼睛。
孙大夫见状,笑道:“既如此,三日后过来,我准备好药材便为李相公医治。”
离开济世堂时,周兰一直紧紧搀着李明远,仿佛怕他跑了似的,李明远无奈道:“兰哥儿,我腿还没治呢,你扶这么紧做什么?”
周兰破涕为笑:“我乐意!”
与此同时,川州府的城门口,两个背着包袱的少女正在张望。
“春香姐,咱们先去哪儿啊?”年纪稍小的阿秀怯生生地问。
春香昂着头,自信满满:“当然是去大户人家问问要不要丫鬟!我听说陈员外家的小姐正要找陪嫁丫头呢,要是被选中,以后说不定能当姨娘!”
阿秀皱眉:“可......咱们又不认识陈员外家。”
“笨!不会打听吗?”春香戳了下阿秀的额头,“你要是不敢去,就自己找活干吧,我可要奔前程去了!”
说完,她扭身就走,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阿秀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她不像春香那么大胆,只想找个安稳活计,挣点钱寄回家。
正茫然间,她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顺着味道看去,只见不远处一家铺子前排着长队,铺子门口贴着张红纸,她寻人问才得知那是招工的启示
阿秀眼睛一亮,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铺子里,张良正在做账,见有人进来,抬头问道:“姑娘要买什么?”
阿秀紧张地攥着衣角:“请、请问,你们还招工吗?”
张良打量了她一眼,见她衣着朴素但干净,便问:“多大了?会做什么?”
“十六了,会做饭、洗衣、缝补......”阿秀越说声音越小,“我、我学东西很快的!”
这时,顾笙从后堂走出来,见有个陌生姑娘站在那儿,便问:“良子,怎么了?”
张良道:“公子,这姑娘来找活计的。”
顾笙看了看阿秀,见她眼神清澈,不像偷奸耍滑之人,便道:“我们这儿活不轻松,要早起晚睡,你能吃苦吗?”
阿秀连忙点头:“能的!我在家天天干活,不怕累!”
顾笙笑了笑:“那行,试用三日,每日四十五文钱,合适就留下。”
四十五文钱?!这么多!
阿秀喜出望外,连连鞠躬:“谢谢老板!谢谢老板!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这两日,顾笙一直窝在食坊后院。
此时,他正专注地熬煮着一锅黑糖浆,木勺在锅中缓缓搅动,糖浆渐渐变得浓稠,散发出甜腻的香气。
“公子,这黑乎乎的丸子真能好吃?”颜如意蹲在一旁,好奇地盯着顾笙手边那一碗刚搓好的木薯粉圆子。
顾笙笑道:“待会儿煮好了你尝尝就知道了。”
他将木薯圆子倒入沸水中,看着它们在锅里翻滚,渐渐变得晶莹透亮。
煮好的珍珠捞出来过凉水,再泡进黑糖浆里浸泡,一颗颗圆润饱满,泛着诱人的光泽。
“尝尝。”顾笙舀了一勺递给颜如意和一言不语的小阿宁。
颜如意小心翼翼咬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圆了:“好弹!好甜!这也太神奇了!”
顾笙满意地点点头,又取来提前煮好的红茶,倒入牛乳和少许蜂蜜,最后加入一勺黑糖珍珠。
他轻轻摇晃陶杯,棕红色的茶汤与雪白的牛□□融,珍珠在杯中沉沉浮浮。
“这叫珍珠奶茶。”顾笙将杯子递给刚进门的张良,“试试。”
张良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顿时愣住:“这......”
“怎么样?”
“太好喝了!”张良一口气喝了半杯,珍珠嚼在嘴里弹牙爽口,茶香混合着奶香,甜而不腻,“公子,这东西肯定好卖!”
顾笙笑道:“冰镇过的味道更好。”
几人闻言不禁纷纷点头,脑海中浮现出冰镇珍珠奶茶的清凉滋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翌日一早,食味坊门口就挂上了新招牌:“新品上市——珍珠奶茶,五文一杯;黄金薯条,三文一包。”
最先被吸引的是几个书院的学生。
“珍珠奶茶?这是何物?”一名学子好奇地问。
顾笙亲自示范,将一杯奶茶递给他:“客官尝尝便知。”
那学子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妙啊!这黑色的小丸子竟如此弹牙,茶汤也香甜可口!”
他这一喊,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
“给我也来一杯!”
“我要两杯!带回去给同窗尝尝!”
不到一个时辰,珍珠奶茶的消息就传遍了半条街。
食味坊门口排起了长队,许多人是听说这里有新奇饮品,特地赶来的。
“听说这奶茶冰冰凉的!”一个商贩挤在队伍里,神秘兮兮地对同伴说,“这大热天的,竟能喝到冰镇饮品,真是稀奇!”
确实,顾笙偷偷用硝石制了些冰,将部分奶茶冰镇过,喝起来格外消暑。
“太好喝了!”一个穿着绸缎的少爷捧着杯子,满脸陶醉,“这珍珠嚼着有趣,茶味也正,比那些苦兮兮的茶汤强多了!”
他身边的小厮连忙附和:“少爷说的是,小的这就再去买几杯,带回去给老爷和夫人也尝尝!”
新推出的薯条也大受欢迎。
切成细条的洋芋炸得金黄酥脆,撒上细盐和顾笙特制的香料粉,喜甜的还蘸上果酱,香得让人停不下嘴。
“这薯条蘸着酱吃更妙!”顾笙向客人们推荐颜如意新熬的酸甜果酱。
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尝了一口,惊喜道:“我家小子平日最挑食,竟一口气吃了半包!老板,再给我包三份!”
周林安也带了阿福过来了,顾笙见状忙给二人备了两碗珍珠奶茶和一份薯条。
周林安只喝了一口便被惊艳到了。
随即立即想到了几日前顾笙问他有没有鲜奶的事,“这就是你之前问我要的鲜奶的用处?”
顾笙笑道:“正是,若是没有你提供的牛奶,这奶茶我也做不来。”
此刻,周林安更加确信,找顾笙合作无疑是明智之举。
这种独特且美味的饮品,谁能想到?谁能研究出来!
“如果牛奶充足,过两日我还想再推出个新品——双皮奶。”顾笙说道。
周林安闻言双眸一亮,立即兴奋道:“充足,必须充足,你放心,这个牛奶的事包在我身上。”
两日后,赵家后院里,付洛泱正在叽叽喳喳说着闲话。
“两位姐姐,你们听说了吗?食味坊出了种叫珍珠奶茶的新鲜物事,可好喝了!”付洛泱兴奋地说。
“真的假的?”赵月芸怀疑道,“不就是茶汤里加奶吗?能有多好喝?”
“不一样!”付洛泱急得直摆手,“里面还有黑珍珠,嚼着可弹了,而且听说还是冰镇过的,喝起来特别爽快!”
她越说越心不在焉,干脆提议道:“两位姐姐,不如......咱们也去尝尝?”
“好啊!”赵月芸也有些坐不住了。
付洛泱立即兴奋,连忙道:“我听说不止上了珍珠奶茶,还有什么薯条,我都要尝,再看看顾老板,嘿嘿!”
林雨棠立即打趣道:“小妮子,你是去看人还是去喝茶啊?”
三人笑作一团。
付洛泱这闺阁小姑娘,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却偏爱看那些长得好看的人,男的、女的、小哥儿~
三人说走就走,没一会儿便来到了食味坊。
远远就看到铺子前排着长队,热闹非凡。
“这么多人?”付洛泱咋舌,“咱们得等到什么时候?”
林雨棠轻摇团扇,淡定道:“无妨,等等便是。”
排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轮到她们。
“几位姑娘要些什么?”阿秀怯生生地问道,她还是新来的,面对这些衣着光鲜的小姐们有些紧张。
“四杯珍珠奶茶,两份薯条。”付洛泱温声道,目光却不住地往铺子里张望,想找顾笙的身影。
奶茶端上来时,赵月芸先仔细观察了一番。
陶杯外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显然是冰镇过的,她小心地抿了一口,顿时瞪大了眼睛——
茶香浓郁,奶味醇厚,珍珠Q弹有嚼劲,最妙的是那透心的凉意,在这炎炎夏日里简直是一种享受。
“呜呜呜~这也太好喝了吧!”付洛泱已经咕咚咕咚喝了半杯,“两位姐姐,你说这冰凉感是哪来的?现在可是盛夏啊!”
二人若有所思。
林雨棠:“确实稀奇。”
“姑娘,你们的薯条。”阿秀将两个油纸包放在桌上。
林雨棠优雅地拈起一根薯条尝了尝,外酥里嫩,咸香可口,蘸着那红艳艳的果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月芸姐,你怎么不吃啊?”付洛泱已经把自己那份薯条消灭了大半。
赵月芸正凝视着手中的奶茶,若有所思。
这真的都是顾笙想出来的市井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