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还专门劝说李治向长孙无忌认错:李治和如意一起乘坐车辇专程到崇德坊的长孙府拜访,长孙无忌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外甥和如意,他对如意并不陌生,早先如意就是李世民的侍书(秘书),长孙无忌在紫宸殿会经常看到如意,如意对长孙无忌也不会陌生,但之前只是不曾想过会有直面长孙无忌的一天,虽然各有千言万语,各自一言难尽,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酒席间双方谈笑畅饮,并且在如意的建议下,作为皇帝的李治还特别册封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幼子做朝散大夫,这就算是李治对自己之前冒犯长孙无忌的一种道歉,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道歉算是仁至义尽了,长孙无忌也挑不出什么瑕疵。
在李治离开后,长孙无忌想着如意对李治的建议,长孙无忌了解自己的外甥,单凭李治是没有这样灵巧的心思的,可见这个武如意在做人这一方面是要强于李治的,倒也是,如果如意没有一点八面玲珑的机警,也就不会被先帝留在身边做侍书了,后宫那么多女人,有多少能入得了先帝的眼呢?
还有一件事长孙无忌也一直放在心里,那就是如意在当年先帝的万国来朝大会上,面对来自高句丽使臣的阴谋刁难,诸多文武大臣都是束手无策,也是这个武如意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训马的办法,先是铁鞭,后是铁棍,三是匕首,为大唐赢回了国威,为太宗皇帝赢回了颜面,自己留这样的女人在李治身边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在李治拜访过长孙无忌的府上之后,舅舅和外甥和好如初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都在庆幸自己没有介入到二人之间的纠纷,不然现在就要里外不是人了,事实也的确是大家猜想的那样,大唐朝堂又回到了之前一团和睦的局面看,主要就是皇帝和监国之间没有了嫌隙。
而如意也重新把儿子李弘和女儿安思定公主从皇后那里接回到了自己身边,既然渡过了生死危机,那自然也不用再做托付,皇后看起来虽有不舍,但还是为武昭仪能度过危机感到高兴,并且为了清除近一段时间以来后宫的晦气,王婠决定冲冲喜,最合适的对象就是武昭仪的女儿安思定公主,因为安思定公主的百日宴要到了,按着如意以往的想法也就小事化了了,但现在她能出现在人前了,不如在后宫诸妃嫔面前露露脸,算是和大家熟悉一下,既然皇后这么说,如意也就顺水推舟按着皇后娘娘说的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