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43章 忆往昔皇后多悲催 风波起皇帝紧相逼

第143章 忆往昔皇后多悲催 风波起皇帝紧相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婠从来都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人,这也是她能够被王氏选定送进太子府做太子妃的原因,不然德不配位不但不能给家族带来助力,反而有可能带来祸患,幸而王婠不负众望,哪怕在自己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依然稳坐皇后之位,并且以自己的贤良淑德还有了长孙皇后遗风的美称,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誉,这就是王婠多年来为自己维持的人设。

但自从王婠决定预谋加害安思定公主开始就一直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的局势失去掌控对王婠十多年的皇后生涯来说是极少数的,而仅有的几次都涉及到了武昭仪这个女人,这让王婠很是气急,王婠现在简直恨极了武如意。

王婠当初因为困恼于自己没有生子,而外部又有萧未央企图推动自己的儿子李素节上位太子的压力,不得已之下想到了李治钟情当时还身在感业寺的武如意,也就有了把如意接进宫和萧未央争宠夺爱的事,这在王婠看来是驱狼吞虎,自己稳坐钓鱼台,虽然被萧未央怒骂道是引狼入室,但王婠终归还是解决了自己眼前的难题,让萧未央企图李素节做太子的谋划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达到了王婠自己前有武如意抵挡萧未央,后有李忠做太子的缓兵之计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最终还是有意外发生,王婠在优势尽占的情况下自己还是没有怀孕,反而是做棋子的武如意生下了皇子李弘,这是王婠第一次失去对武如意的掌控。

到后来如意被迫牵扯到了李治和高阳公主和荆王李元景以及濮王李泰的宗室之争,迫不得已之下只能离宫保李治,把自己的儿子李弘托付给了皇后王婠,而王婠也就有了杀如意把李弘占为己有,顺便借萧未央这把刀以绝如意这个后患的心思,可谓是一箭三雕,王婠收养李弘也就算是真的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再加上李治对李弘的偏爱,到时候就算王婠自己没有孩子,但只要她是李弘的娘就是最大的赢家,只是没想到如意最终会死里逃生,并且还是带着身孕回宫,甚至还因为此前自愿离宫舍生取义的行为更得李治宠爱,这一次王婠的计划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再到后来王婠又要面对来自长孙德妃的威胁,原因还是因为王婠自己多年没有子嗣,也就让使长孙无忌有了让长孙德妃进宫取而代之的想法,企图让长孙家再诞出一位长孙皇后,延续长孙家的权势和美名,但这样做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契机:就是长孙德妃也要有自己的皇子,在王婠这个皇后依旧无子的情况下长孙无忌依旧可以推动长孙德妃上位,所以此时的王婠也意识到了长孙无忌的想法,虽然长久以来王婠和自己出身的王氏都是在长孙无忌的扶持之下,但这并不代表王婠就会把自己皇后的位置对长孙无忌拱手相让。

这时候王婠再次想到了武如意以及如意生的皇子李弘,这时候的如意已经成为了昭仪:如果不是因为王婠的暗中阻挡,甚至会是贤妃,面对长孙无忌的压力,王婠只能和如意再次做出交易,因为如意背后是独宠她的李治,也只有李治能够替王婠抗住长孙无忌的压力,恰好这时候李治也有摆脱自己舅舅的想法,这样交易的内容就是王婠联合李治,皇帝和皇后联手以太子李忠失格为名揭开废立太子之事,这依旧是王婠的缓兵之计,只待自己能够实现多年的期盼,怀上自己的孩子,直到王婠知道了自己多年不孕的真相不是意外而是李治的人为,这样也就有了王婠临阵变卦的后续,因此王婠此时知道了虽然自己不能怀孕,长孙德妃因为李治的算计也不可能怀孕,这样王婠也就不用面对长孙无忌取而代之的压力,反而李忠就是王婠最好的选择,但也有了王婠对李治和如意难以磨灭的恨。

这也就有了这一次王婠巫蛊加害安思定公主的事,只是没想到这一次的事又接连发生意外,先是王婠没想到自己的巫蛊之术会很快的“产生”效果,居然使得安思定公主当场暴毙,还有就是眼看着武昭仪就要变成一个疯子,却忽然的清醒过来,并且还揭破了侍女们寻找罪证荷包之事,最终这件事从一件隐秘真相大白。

王婠这接二连三的谋划不可谓不周密,完全就是一名完美的宫斗女强人,施计于无形,杀人细无声,期间但凡没有发生一丝意外如意都会死的和王婠毫无关系,王婠依旧还会维持住自己完美的人设,不曾想却次次都有意外发生,这算不算是天不生王婠?这也就不怪王婠对如意恨急,完全是天克。

但王婠不止强在自己的谋定而后动,还有她的借刀杀人,虽然现在她可能要面对巫蛊谋害安思定公主事情败露的危机,但也只是危机而已,王婠相信不管是谁调查这件事都不会有足够的证据指证自己,这也是王婠的自信。

所以王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自乱阵脚,使自己漏出更多的漏洞,以静制动就是洗脱嫌疑最好的应对之策,因此王婠不但叫回了在外面负责盯梢的宫婢,甚至还悠闲的喝起了茶水,做起了女红,主打一个坦荡。

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妃嫔的馆阁,随着蓬莱殿闹的动静越来越大,后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里,她们都算是安思定公主死亡的参与者,虽然她们不知道安思定公主死亡的内情,但却是全都对如意的求救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也就很是担忧这件事的发展,反而很多人都在偷偷摸摸的注意着蓬莱殿,这样一对比皇后那里就更显坦荡了。

一会儿的功夫大家就看到了小太监请来的人。

“快看,那是监国长孙大人。”

“这是中书令来济大人。”

“那个,侍中韩瑗大人。”

“那是柳奭大人,皇后娘娘的舅舅。”

“来了来了,那是吏部尚书褚遂良褚大人。”

“那是宗正寺的大人。”

“那是大理寺的大人。”

“那是刑部尚书大人。”

......

接连十几位大人前来,三省六部大理寺宗正寺,这些人可以说是现在朝堂上说话最有权势的大臣,并且无一不是脚步急促,面带疑惑,大家相互一看都想从对方眼里得到答案,但都是互相摇头。

长孙无忌的监国府离皇宫最近所以来的也是最早,长孙无忌在来之前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去请长孙无忌的也只是一个小太监,还真的不知道内里发生了什么事,但小太监还是告知长孙无忌现在皇上就在武昭仪的蓬莱殿,还请了三省六部的很多大人,这就让长孙无忌有了一些猜想?

按理来说蓬莱殿住的是武昭仪,涉及到的事也只有前几天殁了的安思定公主,按照当时大家的决断这件事就是一个意外,而后武昭仪失魂,这一段时间朝堂一直都在商议把武昭仪送出宫的事,李治一直也在因为此事跟朝臣僵持不下,李治应该做的是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淡化武昭仪这个人的存在,现在反而让大家来这里相见,这可不是正常的处理方式,想到这里长孙无忌一个机灵,可别是怕什么来什么,别是武昭仪病好了,也别是安思定公主的死真的有什么隐情,长孙无忌可不想这件事引发朝堂的动荡。

所以长孙无忌在自己先到了之后并没有走进蓬莱殿,而是等在了蓬莱殿的大门口等着后面的大人们到来,韩瑗,来济,褚遂良,柳奭等人,长孙无忌需要提前和所有人做一些准备,可不能各自为战乱了方寸,跟在长孙无忌身边的小太监也不敢催促,甚至不敢进去禀报说监国大人来了,就是不进来,只能陪在长孙无忌身边,这样保证不错,不会被责怪。

直到所有人都来到,长孙无忌问身边的小太监道:“皇上请的人来齐了吗?”

小太监恭敬的道:“禀监国大人,齐了,皇上就是请这些大人前来。”

长孙无忌回身道:“我等皆不知皇上所请是为何事,所以我希望各位大人进去之后谨言慎行。”

众人皆是躬身说道:“监国大人说的是。”

然后众人才在长孙无忌的领头之下进去,小太监则提前引路顺便进去禀报诸位大人已到,是否请进来?

蓬莱殿武昭仪的卧室毕竟不是朝仪大殿,所以在陆续走进十来个大臣之后就略显拥挤,但屋子里有什么人也都是一目了然。

长孙无忌等人进来之后看到的也是一样的场景,面沉似水的端坐的李治,跪在地上痛哭的武昭仪,趴着的不住颤抖侍女和刘贤妃,还有跪着的周御医。

长孙无忌几人眉头一皱,相互一看,所以还真的是之前担忧的事情发生了?武昭仪醒过来了?

李治先是开口道:“今日请诸位大人过来还是说朕的女儿安思定公主殁一事。”

侍中韩瑗快人快语道:“皇上,此事在事发当日已有决断,难道是现在想要翻案吗?”

李治不悦道:“当日之事皆是一些人的一面之词,作为当事人的武昭仪都没有开口,何来决断之说?更何况朕的女儿意外身故又是谁断的案?你韩瑗吗?”

长孙无忌说是谨言慎行,但韩瑗似乎把谨言慎行用到了长孙无忌身上,不是李治这个皇帝身上。

长孙无忌稳定一下气氛道:“不知皇上召我等前来可是当日之事有什么不明的内情?”

李治点头道:“不错,是有一些朕现在才知道的内情。”接着就示意如意讲出当日之事。

当说到在场的所有妃嫔目睹安思定公主发生意外而无动于衷的时候,立时有大臣质疑道:“皇上,臣能看到武昭仪醒来,但臣不敢肯定武昭仪是不是因为刚刚醒转所以脑子还不清醒,臣不相信武昭仪所言之事,从皇后娘娘开始到诸位妃嫔眼睁睁的看着安思定公主发生意外,这就是无稽之谈。”是柳奭,如果武昭仪说的是真的,皇后的失职是躲不过去的,作为王婠的舅舅柳奭赶紧出言否定如意的说辞。

当如意说到自己醒来发现行巫蛊之事的黄纸之后长孙无忌也已经忍不住道:“皇上,你作为皇上切不可相信这些巫蛊之事!历朝历代因为巫蛊惑乱后宫的教训不可不察,就说当年汉武帝时因为相信宵小之人的巫蛊之言,冤枉了自己的太子,害死了自己的皇后,皇上一定要慎重啊,小心这是小人的阴谋诡计!”

长孙无忌一言出,众人皆是附和,因为巫蛊之事的确非小事,这要是引发了朝堂的动荡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来之前长孙无忌已经想了李治可能会说到安思定公主的事,并且担忧这件事引发的风波,但也没有想到这件事里面居然会涉及到巫蛊之术,这就让长孙无忌也忍不住发言了,并且意有所指,不管于公于私长孙无忌都不想李治沾染到巫蛊之事。

李治此时看着长孙无忌颠倒黑白也是怒急站起来拍着桌子道:“这是朕亲眼所见!岂是有宵小惑乱后宫?”说着还把巫蛊之事的黄纸排在桌子上接着道:“证人证物朕都有,甚至是被朕人赃并获,这是谁在惑乱后宫?监国可否明言!”

长孙无忌震惊道“什么?”,又是不相信的走过来看着桌子上的东西,也就是证物,不止有巫蛊的黄纸,还有当日记录宴会所收礼品的礼单,还有发现巫蛊的荷包,证据可谓是环环相扣,至于证人就是跪在地上的侍女和刘贤妃,看着三人的情形应该就是认罪了,所以并不是在皇帝的威严之下屈打成招?

不止是长孙无忌不信,其他的几位大臣也是不可置信的走过来看着这些证物,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安思定公主的死还真的不是一个意外,而是一个阴谋,是害死皇帝女儿的阴谋!这样的罪过可就不只是杀人偿命这么简单了,谁的命能对比皇帝女儿的命?

这时候还有人想到刚刚武昭仪说的话,当时武昭仪在安思定公主发生意外后求救,结果所有人都无动于衷,包括皇后娘娘,所以这个阴谋里还有皇后的参与?如果是这样话那这件事引发的动荡只会比所有人都想象的更大,毕竟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如果是皇后的问题那这不就是皇宫全军覆没吗?这样的结局可能是朝堂无法承受的。

这时候柳奭站出来道:“皇上,就算巫蛊之事是真的,有人用巫蛊之事加害公主殿下,但这其中并没有皇后娘娘的关系,因为皇后娘娘当时也昏厥过去。”

柳奭话一出众人就愣住了,也想起了当时的事,是啊,当时皇后的确昏了过去,这样就完美的洗脱了皇后的嫌疑,不过这是不是有些太巧了,不少人心中开始念念道,但这只是心里的怀疑,并没有人会说出来。

包括长孙无忌,他一样有这样的疑惑,但长孙无忌的立场让他哪怕怀疑这件事也不能把皇后牵连在内,因为事太大。

但被愤怒气昏头的李治可不管这些,直接道:“朕知道你们有这样的质疑,所以周御医你说皇后当日是为何昏倒!”

所有人都看向了一直跪在一边的周御医,所以周御医也是证人?刚开始众人还以为是周御医把武昭仪救醒,结果没想到周御医是证人?

周御医看着越闹越大的事,当下这种阵仗就是杀了他全家也比不过当下这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