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书 > 热泉 > 第8章 白灯笼

第8章 白灯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覃桦来到乡下的第一天就是这样度过的。

血液仍在蔓延,柳水娟急得额头直冒冷汗,手指不自觉地发抖。她突然想起丈夫药箱最底下还藏着个青瓷小罐,那是去年秋天晒的三七粉,平时舍不得用,应该还剩小半罐。

她赶紧翻出药箱,在最底层摸到了那个冰凉的小罐。罐底的三七粉已经有些结块,她用勺子小心地刮下一些淡黄色的粉末。

药粉撒在伤口上时,发出细微的“嗤嗤”声,像是热锅上溅了水珠。血珠遇到药粉就慢慢凝固,原本不断渗出的血线终于开始收敛。柳水娟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的衣裳都汗湿了。

她取来干净的棉布条,一圈圈缠在伤口上,动作很轻,生怕碰疼了伤处。包扎完又按了按,确认不再渗血,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家里这些天在办丧事,一直没顾上收拾。小华啊,你先和小明睡一张床吧。那孩子挺喜欢你的,你们俩做个伴也好。”柳水娟说着,拉起徐覃桦的手。

她往搪瓷盆里舀了几勺烧开的热水,把毛巾浸湿拧干,用热烘烘的毛巾给徐覃桦擦了擦脸。之后,又找来一套小明的干净衣服给他换上,衣服虽然有点大,但总算不用再穿着那身脏衣服了。

安顿好徐覃桦,柳水娟轻手轻脚地把已经睡着的小明抱起来,放到里屋的床上。她怕小明睡觉不老实,万一碰到徐覃桦的伤口就不好了,特意让徐覃桦睡在靠墙的里边,小明睡在外边。

“好好睡吧。”柳水娟给他们掖了掖被角,关上灯带上门出去了。

屋里一下子暗了下来。徐覃桦睁着眼睛,望着门缝里透进来的一线微光。这是他第一次在陌生人家里过夜,本以为会像往常一样睡不着,可没想到听着身边小明均匀的呼吸声,他竟然很快就睡着了。

徐覃桦这一觉睡得特别沉,醒来时天还没大亮。他感觉浑身僵硬,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似的,左半边身子完全麻了,连手指都动不了。

他使劲睁开眼睛,这才发现小明整个人都趴在他身上,像只八爪鱼一样手脚并用缠着他,小脑袋还枕在他胸口,压得他呼吸都不顺畅。

徐覃桦试着动了动,想把小明推开,可右手被压在身下,左手又使不上劲儿。他只好低声喊:“许小明,许小明。”

可能是他语气太严肃,小明在睡梦中皱了皱眉,含糊地应了两声:“嗯嗯……起来了……马上起来……”可嘴上这么说,人却一动没动,反而往徐覃桦怀里蹭了蹭,咂了咂嘴,睡得更加香甜。

徐覃桦没办法,试着挪了挪身子,可小明压得太实,他根本翻不动。窗外天色还暗,他叹了口气,只好闭上眼睛,打算再睡一会儿。

迷迷糊糊不知道睡了多久,他隐约感觉有人在推他。一睁眼,小明的脸就凑在眼前,见他醒了,小明立刻咧嘴一笑,整个人又扑了上来:“哥哥!你怎么才醒!我喊你好久了,嗓子都喊哑了!”

徐覃桦被他扑得往后一仰,差点又倒回床上。小明却不管不顾,拽着他的胳膊使劲摇:“快起来快起来!妈妈煮了粥,再不吃就凉了!”

徐覃桦被他闹得没办法,只好慢慢坐起身。左半边身子还麻着,他揉了揉胳膊,跟着小明走出了房间。

柳水娟把昨晚剩下的紫菜蛋花汤倒进锅里,加了半碗米熬成粥。汤里的鲜味都煮进了米里,咸香适口。小明和徐覃桦各自捧着一大碗,埋头吃得香甜。柳水娟看他们吃得快,又给每人添了一勺,“多吃点,正长身体呢。”

吃完早饭,柳水娟把家里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七月的阳光灿烂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个个明亮的光块。她拿着扫帚打扫房间,扬起的灰尘在阳光里飞舞,像一群活泼的小精灵。

徐覃桦坐在老屋的门槛上,阳光斜斜地照在他的肩头。小明坐在他对面,手里捏着一根褪色的红毛线,正灵活地绕在手指间。徐覃桦的右手还不太灵活,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毛线总是缠成一团。

小明咯咯地笑起来,继续给他示范:“哥哥,这根手指要这样绕过去。”

徐覃桦的动作还很生疏,但试了几次后,他渐渐摸到了门道,终于翻出一个新的花样来。正玩着,柳水娟突然招呼他们:“小明,小华,来院子里一下。”

她搬了张高脚凳放在大门口。门檐下挂着的白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晃动,灯笼纸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柳水娟蹲下身,朝小明张开双臂。小明立刻跑过去扑进她怀里。

“来,帮娘把这个取下来。”柳水娟抱起小明,站到凳子上。她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对小明说,又像是在对别人说,“告诉你爹,我们娘俩过得很好,叫他……别惦记了。”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拽下灯笼。白灯笼落在地上,滚了两圈。柳水娟还抱着小明站在原地,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侧身就看到徐覃桦还站在那里,像棵小小的木子树,笔直又安静。

“小华,”柳水娟突然开口,“能过来帮婶扶一下凳子吗?”

“好的,阿婶。”徐覃桦赶紧跑过去,双手稳稳扶住凳子。他感觉到柳水娟的身子微微发抖,她说,“婶年纪大了啊,这腿脚不太稳当。”

小明被放下来后,好奇地踢了踢地上的灯笼。柳水娟弯腰捡起来,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转身往屋里走去。

过了好一会儿,柳水娟突然伸手拿起灯笼,慢慢将它揉皱。灯笼纸发出脆弱的声响,像是在抗议,又像是在告别。

小明看见妈妈把白灯笼放在凳子上,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把皱巴巴的灯笼扔进了院角的垃圾堆里。

“哥哥,我们继续玩翻花绳吧。”小明扯了扯徐覃桦的袖子,弯腰捡起地上的红绳。他坐在门槛上,眼睛却一直望着妈妈。柳水娟坐在院子中央的阳光下,低头看着那个皱成一团的白灯笼,神情有些恍惚。

小明突然想起那天,也是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妈妈也是这样坐在院子里,等着爸爸回来。阳光从她的脚边慢慢爬到头顶,妈妈等啊等,最后等来的却是几个陌生人。

那几个穿着深色衣服的人站在院子里,妈妈坐在他们中间,却显得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她的身子向前倾着,像是要把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听清楚。

小明听不懂大人们在说什么,只看见妈妈的脸色越来越白,她紧紧攥着他的手,指甲都掐进了他的肉里。

后来妈妈突然哭了起来,哭得像个迷路的小孩。她坐在地上,头发散乱,不停地拉扯着自己的头发,嘴里喊着些小明听不懂的话。那是小明第一次看见妈妈哭,他觉得眼前的妈妈突然变得好陌生。

那天晚上,他们坐上了一辆大巴车。小明第一次坐这么久的车,颠簸中他吐得天昏地暗。妈妈一直抱着他,但她的眼睛直直地望着窗外,一句话也不说。

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喊爸爸的名字。场面乱哄哄的,小明被挤在人群中,突然有个穿白大褂的姐姐蹲下来,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糖。“别哭啊小朋友,”姐姐温柔地说,“吃颗糖就不难过了。”

小明其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那颗糖很甜,他小心地用舌头卷着,生怕一下子吃完。就在这时,妈妈突然从人群里冲出来,追着一个被好几个人抬着的担架。她的嗓子已经哑了,却还在喊着:“守田!守田!”

小明嘴里的糖掉在了地上。他愣愣地看着妈妈,突然明白过来什么,也跟着追了上去,一边跑一边大哭起来。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小明穿着不合身的黑色衣服,站在人群最前面。他看着大人们把爸爸的照片摆在灵堂中央,照片里的爸爸好年轻,也好陌生,一点也不像爸爸。

小明再也没有见过爸爸。家里多了这张照片,还有门檐下那个白灯笼。

柳水娟坐在院子里发了一会儿呆,抬头看见两个孩子都蹲在门槛边,两双眼睛担忧地望着她。她用手背抹了抹眼角,挤出个笑容:“怎么都盯着我看?快去玩你们的。”她站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灰,“饿了吧?中午给你们焖腊肉吃。”

两个孩子像两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进了厨房。柳水娟舀了两碗米,倒进盆里淘洗。水声哗哗响着,她转头问徐覃桦:“小华吃过腊肉没?”

徐覃桦摇摇头。小明立刻被转移注意力来了精神,凑到他跟前比划着:“哥哥,腊肉可香了!油汪汪的,香香的腊肉……”说着还咽了咽口水。

锅里的水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泡。柳水娟把切好的腊肉片放进锅里,油脂很快在热水中化开,香气顿时弥漫了整个厨房。小明扒着灶台踮脚张望,徐覃桦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柳水娟看着两个孩子馋嘴的模样,脸上的神情终于舒展开来。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苗欢快地跳动着。柳水娟往里添了把干柴,火光映在她脸上。

她盯着跳动的火焰,突然说:“往后啊,咱们都要好好活。”顿了顿,又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重复道:

“要好好活……越活越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